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二十世纪上半叶莎士比亚戏剧在中国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8-03-24 20:56

  本文选题:莎剧 切入点:中国 出处:《长江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自莎剧诞生以来,无论它被传播到哪里,都会受到当地人们广泛的关注,在中国同样也不例外。十九世纪后期莎剧被当时的传教士带到中国以来,它就逐渐开始被中国社会所接纳,尤其是自二十世纪初期之后,它在中国社会的给个阶层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它不仅仅是当时中国与外国进行思想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中国社会了解外国思想、文化、政治、社会民俗等各方面的一个重要窗口。在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莎剧的研究越来越多,关于它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传播的研究也逐渐成为了一个热点。因为,通过对这方面的研究,可以深入分析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些现状,例如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对外交流、文学创作、思潮变迁等方面;即可以把它当作是我们了解与研究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手段。 第一章的主要内容是较为全面的回顾一下近三十年国内学术界对莎剧的研究现状,莎士比亚本人、莎剧作品、莎剧在中国传播等方面都有涉及到,研究成果非常多。这些前人的研究成果都为本文的创作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同时,也对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做了一些必要的说明。 第二章的所有内容都是在阐述莎剧能够在当时的中国得到传播的基础,这个传播的基础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莎剧与中国传统戏曲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相似性;莎剧创作根源是希腊悲剧和喜剧,而希腊悲剧和喜剧与中国传统戏剧都被世界公认为三大最古老的戏剧文化之一,二者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以性,这些相似性自然也就遗传给了莎剧;本文通过莎剧与关汉卿、汤显祖的戏曲之间的平行比较来印证了这一点。第二个方面是莎剧中的人文主义思想符合当时中国社会的需要;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转型期,且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有着很多相似的地方,同样都是封建思想占据统治地位,都急需进行一场思想上的解放运动,以便把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莎剧,自然也就被当时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所选中,这也直接推动了莎剧当时在中国的传播。 第三章的内容主要讲述了莎剧当时在中国传播所面临两个重要问题:一个是传播途径的问题,另一个是莎剧翻译版本的问题。自从莎剧传播到中国以来,国内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接收和传播它;第一种通过是来华的外国传教士的介绍,这是最早的方式;第二种是中国留学生回国后自发传播莎剧的行为,是所有传播途径中最重要的一个;第三种是受到日本的影响,主要是受当时日本戏剧改革运动的影响,中日两国是邻国,相互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而且在此运动中还为中国培养了许多的莎剧传家。在莎剧被传入中国以后,国内学术界必须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翻译版本的问题,由于莎士比亚在创作莎剧的过程中采用的是英国的一种素诗体,而这种体裁在我们汉语言文学中却无法找到与之完全相对应的体裁,而导致当时国内的学术界采用了两种方法去解决问题:一种是按照坚持莎剧原文的体裁去翻译;另外一种是采用当时比较流行的汉语散文或白话形式去翻译莎剧。 第四章的内容主要是介绍莎剧在当时中国传播时所带来的影响。它在中国的广泛传播给当时中国的社会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无论是文学创作、思潮变迁、学校教育还是其它方面都因为受到了莎剧的影响而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文学创作方面,中国传统戏曲正是在吸收了以莎剧为代表的西方戏剧的特点下而产生了变化,最终诞生了中国现代话剧。它对中国的学校教育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它在丰富学校教育内容的同时,还改变了学校课程结构的设置,尤其是为中国专门戏剧院校的产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61.0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青;;目的语文化语境对翻译的影响——莎士比亚作品在中国的早期译介[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李怡;颜同林;;人文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3 叶庄新;;莎士比亚悲剧点燃的悲剧激情——莎士比亚与中国现代悲剧观念及创作[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张安国;;试论莎士比亚和关汉卿的戏剧创作[J];固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Z1期

5 周波澜;米仓;;人文主义与英国文学——论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文主义[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6 刘炳善;从一个戏看莎翁全集的两种中译本[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7 柯汉琳;中国古代悲剧与反悲剧意识[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8 王素珍;;以人文主义情怀诠释悲剧的精神内涵——莎士比亚对曹禺的影响与曹禺的审美观照[J];河南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9 张军;;论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平民[J];衡水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10 李祥林;莎士比亚和关汉卿[J];华夏文化;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16599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6599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f0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