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等待戈多》与西方喜剧传统

发布时间:2018-03-25 16:10

  本文选题:《等待戈多》 切入点:贝克特 出处:《外国文学评论》2015年04期


【摘要】:贝克特剧作《等待戈多》对西方喜剧传统形态多有挪用,比较突出的有打闹剧、杂耍场、音乐厅等。但他因地制宜,在挪用中凸显差异,将自己对战后的时代观察融入其中,从而改变上述喜剧传统的内涵。其剧作的非喜剧意味也来自这些似是而非的喜剧程式。要全面理解贝克特剧作,对其表演形态的分析必不可少。
[Abstract]:Beckett's play, waiting for Gordo, misappropriates many of the traditional forms of western comedy. Some prominent ones are farce, juggling, concert hall, etc. But he takes measur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highlights differences in misappropriation, and integrates his observation of the post-war era. In order to understand Beckett's drama comprehensively,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its performance form. It is necessary to change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medy tradition mentioned above, and the non-comedy meaning of its plays also comes from these specious comedy programs.
【作者单位】: 都柏林大学圣三一学院戏剧系;
【分类号】:I565.07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常轩;;《等待戈多》中的隐喻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杨丽娟;;荒诞派戏剧的成就与局限——尤奈斯库的《头儿》漫论[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3 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基督教文化传统[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4 刘晓燕;;心理空间理论解读后现代戏剧的荒诞性[J];大众文艺;2011年12期

5 苏擘;闫红梅;;《等待戈多》:一种后理论状况的隐喻[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6 王德领;;80年代对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译介与接受[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7 刘丽梅;;传统语言的失语——略论荒诞派戏剧的语言[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陈晓霞;;现代性视野下的文化阐释与经典重读——以《等待戈多》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9 杨道麟;;试论经典戏剧的教育策略[J];焦作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10 康孝云;赵晓红;;《犀牛》:人类主体性的迷失与重建——一种拉康式的解读[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汇;现代性视野中的1980年代探索戏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刘秀玉;生存体验的诗性超越[D];辽宁大学;2011年

3 王红箫;中国社会转型期二人转的变异与传承[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4 吴亚菲;“他者”视角下的荒诞[D];上海戏剧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穆晶晶;20世纪中西精神漂泊主题文学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蒋鑫;戏中戏:从戏剧结构到戏剧观念[D];安徽大学;2011年

3 王琳琳;贝克特的创作与荒诞派戏剧的发生[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魏博;荒诞派与中国80年代戏剧[D];苏州大学;2006年

5 张乐;一个真实的聚光者[D];西南大学;2008年

6 张聪;“物之恶”:尤奈斯库与鲍德里亚的言说[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丁凯;荒诞派戏剧艺术渊源探究[D];江南大学;2009年

8 简贵灯;论“献祭”与古希腊悲剧张力的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樊尚婧;荒诞世界的生命唱响[D];海南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菊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等待主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珊珊;《等待戈多》的“等待”[J];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04期

2 佘艺玲;;不和谐中的和谐——论《等待戈多》的荒诞美学色彩[J];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3 程郁;;存在即无——关于《等待戈多》中“无”的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7年04期

4 杨俊霞;;写实的消解与荒诞的建构——论《等待戈多》中的种种不确定对理性的否定之否定[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刘榴;;《等待戈多》的异化主题[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07期

6 李伟f ;循环:《等待戈多》的结构特征[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2期

7 马廷新;;《等待戈多》的经典“等待”重读[J];芒种;2013年20期

8 景晓莺;;相似和对立:《车站》与《等待戈多》主题之比较[J];语文学刊;2006年19期

9 余超;;《等待戈多》的修辞分析[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3期

10 魏宏星;;《等待戈多》的象征研究[J];文教资料;2008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林丽;;《等待戈多》与《车站》中分裂的自我与生存之荒(英文)[A];当代美国戏剧研究——第14届全国美国戏剧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余超;;《等待戈多》所体现的广义修辞学原理[A];2007年福建省辞书学会第18届年会论文提要集[C];2007年

3 李轻松;;所以,,我还在这儿[A];李轻松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丁立群;;从《等待戈多》看塞缪尔·贝克特的伦理关怀[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王奇;闲聊《等待戈多》[N];中华读书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杨光;观众等待着“戈多”[N];光明日报;2004年

3 丁丽洁;以“荒谬”挑战“荒谬”[N];四川日报;2006年

4 郭 勇;爱尔兰“风笛”吹进京城[N];中国艺术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品;《等待戈多》在中国的接受和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5年

2 王莉;《等待戈多》中的支离破碎[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金英;相同的等待,不同的结果[D];延边大学;2008年

4 刘海杰;《等待戈多》中的不确定性[D];中南大学;2011年

5 鲁易;《等待戈多》与中国戏剧之剧场身体的流变[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663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663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f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