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废墟上的永恒追寻——莫迪亚诺和他的文学世界
本文选题:帕特里克·莫迪亚诺 切入点:回忆与追寻 出处:《社科纵横》2015年11期
【摘要】: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有着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创作历程,著作宏富。他以简短而深邃的文字,在想象和真实之间营造出一个现实与往昔交错的世界,从而在永不停歇的回忆与追寻中展现了"人类最难以捕捉的命运"。
[Abstract]:Patrick Modiano, the 2014 Nobel laureate in literature, has a history of nearly half a century of writing. With his short and deep words, he creates a world of reality and reality. Thus in the never-ending memory and pursuit of the display of "the most difficult to capture the fate of mankind."
【作者单位】: 大连外国语大学;
【基金】:2012年度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立项青年项目“清末民初法国侦探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接受研究(1898-1918)”
【分类号】:I565.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云军;李宏;;论伊凡·蒲宁的“理想倾向”[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周长才;巴金与诺贝尔文学奖[J];外国文学;2000年05期
3 耿潇;;由1971—20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情况反思中国文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6期
4 张云军;;论汉语语境下“诺贝尔文学”概念的生成与建构[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33期
5 李巧霞;;杜甫《赠卫八处士》两个英译本的分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年04期
6 张云军;;论汉语语境下“诺贝尔文学”概念的生成与建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7 史丽萍;;解析索尔·贝娄《赫索格》的叙事视角[J];芒种;2014年16期
8 张永义;;博尔赫斯的阅读和生活[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04期
9 郑惠生;通俗小说的认识判断与价值判断——对孔庆东博士《通俗小说的概念误区》的学术批评[J];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10 胡蔚;;政治·语言·家园——赫塔·米勒的文学观[J];探索与争鸣;201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信华;通往“理想主义”的文学之旅[D];暨南大学;2008年
2 张丽丽;论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小说中的“海滩人”形象[D];暨南大学;2008年
3 党云峰;中西生命英雄形象比较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4 李颖;唐诗英译中的意象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姚金;2001-2009诺贝尔文学奖分析[D];河南大学;2010年
6 陈蕴茜;茅盾文学奖评奖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浩;文学评奖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8 孙婧;矛盾文学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苗汐t,
本文编号:1671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671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