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文化、种族与性别——论《中性》的多重混杂性

发布时间:2018-03-28 05:20

  本文选题:《中性》 切入点:文化 出处:《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年10期


【摘要】:《中性》是美国作家杰弗里·尤金尼德斯的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在《中性》中,混杂性概念贯穿整部小说,尤其是在文化、种族以及性别三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本文旨在探究小说中"两希文化"的文化杂糅、移民与全球化所带来的种族融合,以及中性人卡尔身上介于男女两性之间的性别混杂。通过文化、种族与性别的多重混杂性,尤金尼德斯打破了强弱文化、优劣种族与男女两性之间存在的二元对立,并通过以上三方面的混杂性,在小说中构建了一个供弱势群体自由生存、发展、充满可能性的"第三空间"。
[Abstract]:Neutral is the Pulitzer Prize winner of American writer Jeffrey Eugenides. In Neutral, the concept of hybridity permeates the whole novel, especially in culture.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cultural mixture of "two cultures" in the novel, and the racial integration brought about by immigration and globalization. And the gender mix between men and women in the neutral Carl. Through the multiple confounding of culture, race and gender, Eugenides broke through the duality between strong and weak cultures, good and bad races, and men and women. And through the above three aspects of the hybrid, in the novel to build a vulnerable group for free survival, development, full of possibilities of the "third space."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北京科技大学;
【基金】:北京科技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基础研究与人文学科发展基金(BR-B)”项目“外国文学文化与翻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FRF-BR-16-009B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金才;;论新世纪美国小说的主题特征[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悦;;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的融合——亨利·詹姆斯理想的美国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0期

2 林达;;文学翻译中的文化建构——论吴宓对阿诺德诗歌的译介[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2期

3 步朝霞;;从负罪感中解脱——石黑一雄《群山淡景》中的跨文化思考[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4 王一川;冯雪峰;;从中国美学兴味蕴藉传统看通俗艺术品位提升——以赵本山作品为个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牟文谦;;马克思解析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维度[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3期

6 朱冠宇;;浅析大众文化与经典重构[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7 潘洞庭;李异飞;;略论马修·阿诺德的文化观[J];武陵学刊;2011年03期

8 袁晓军;;阿诺德《评荷马史诗的翻译》的“醉翁之意”[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9 周芸芳;;试论利维斯的有机论及其在当下的意义[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王磊;苗伟;;文化哲学视野的人类基本的文化关系[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国清;;诗歌与治疗:论泰德·休斯的自然诗[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旭;;论阿奎那的本体论的上帝概念[A];基督教思想评论第六辑[C];2007年

3 肖士英;;文化软实力的孕聚与经略:由权力取向走向生存自由与权力相统一的取向——文化软实力孕聚与经略的合法取向与界域反思[A];文化建设的价值自觉——全国“文化建设与价值自觉”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价值哲学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红峰;大学组织变革中的博弈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4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陈莉莎;王尔德人文主义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潘汝;英格玛·伯格曼电影的宗教情怀与艺术魅力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畅;环境与焦虑:生态视野中的罗斯金[D];浙江大学;2010年

9 许淑芳;肉身与符号[D];浙江大学;2011年

10 王萌;反抗与创造:杰弗里·哈特曼的文学批评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魏奇;浅析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中国教育[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王久梅;大众文化对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傅丽叶;现代设计中设计师“态度”的比较与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4 席力飞;论马修·阿诺德的文学功用观及其中国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一s,

本文编号:16749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6749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fc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