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加籍华裔法语作家应晨的不同写作身份辨析

发布时间:2018-04-09 11:33

  本文选题:应晨 切入点:新移民作家 出处:《复旦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关注近十年来在世界文坛崭露头角的加籍华裔法语作家应晨。 此论文将以作家应晨作为中心点,梳理与辨析她作为作家承担的几重复合身份:海外华人作家(新移民作家)、新魁北克作家以及世界性作家。 文章将首先理清她作为华人新移民作家在华人海外文学历史中的坐标身份,并深入文本辨析这一文学身份给她文本带来的特点,同时也将指出以华人新移民作家来定义应晨的局限性;接着,文章围绕应晨新魁北克作家的身份,继续深入文本,探寻文本中符合她这一重身份的相关线索与合理性,同时也将通过文本指出应晨本身对这一文学身份的自我反抗;在最后一个章节中,文章将摒弃所有外界赋予应晨的文学身份,直接深入文本,最终得出应晨的世界性作家身份归属。
[Abstract]:This article is concerned about the recent ten years of Chinese - American French writers coming to the forefront of the world ' s literary world .

This thesis will take the writer as the center point , comb and analyze her as a writer of several compound identities : the overseas Chinese writers ( new immigrant writers ) , the new Quebec writers and the world writers .

The article will first clarify her co - ordinates in the history of overseas Chinese literature as a new immigrant writer of Chinese , and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literary identity to her text in depth , and also point out that the limitation of the morning should be defined by the new Chinese immigrant writer .
Then , the paper continues in - depth text around the identity of the new Quebec writer in the morning , explores the clues and reasonableness of her identity in the text , and points out the self - resistance of this literary identity in the morning by the text .
In the final chapter , the article will discard all the literary identities which should be given to the morning , and direct in - depth text , and finally conclude the identity of the author of the world .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1.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少英;张蕾;;“雨后薄暮里的宁静”——解读新华文学《风沙雁文集》[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4年01期

2 陈学芬;;美华文学研究综述[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3 王兰;;尤今作品中的异域形象探究[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张倩;;论严歌苓小说中的中国移民者形象[J];名作欣赏;2014年29期

5 彭超;;北美新移民文学中的“另类爱情”演变[J];华文文学;2014年05期

6 缪菁;;论华文文学的命名历程与主体发展脉络[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年16期

7 毕光明;;中国经验与期待视野:新移民小说的入史依据[J];南方文坛;2014年06期

8 高慧琳;;从多方视角论议北美华人华文文学属性[J];华文文学;2014年06期

9 叶木桂;;芙洛的形象意义[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10 古大勇;;菲华作家施柳莺创作的“中华文化认同”[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4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叶子;《纽约客》的“中国”[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丽娜;严歌苓近年来小说批判[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2 宫芳;文化他者视域下的於梨华小说研究[D];宁波大学;2013年

3 马勇;从严歌苓的新移民小说解析中美跨文化交际[D];厦门大学;2014年

4 于丽娜;后殖民视角下的《扶桑》英译本研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胡蓓;跨文化视野下张翎小说的移民书写[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丽娜;异域之虹[D];西南大学;2014年

7 任翠云;“原乡”的失落与唤回[D];苏州大学;2014年

8 贾汇梅;新世纪严歌苓长篇小说创作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9 张敏;黑婴小说主题研究[D];聊城大学;2014年

10 周礼静;论新移民小说的文化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262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7262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0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