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与焦虑:论兰姆的《伊利亚》与《伦敦杂志》等期刊的关系
本文选题:查尔斯·兰姆的《伊利亚》 切入点:期刊 出处:《兰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说明在十九世纪英国社会文化生活的大背景下,兰姆的《伊利亚》散文随笔和期刊之间微妙矛盾的关系。兰姆《伊利亚》散文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期刊文学的发展,兰姆有意识地利用或者说顺应期刊及其读者的需求,在自己的随笔中展现出属于他自己的风格或者称之为使得他在期刊文学中获得成功的要素。 同时期刊也给兰姆带来不少的问题和焦虑。当时的传统作家包括期刊作家本身都对期刊文学相对低俗的品味,以及期刊文学对精英文学的危害有所担忧;另外,期刊作者对自己作为作家的身份的怀疑和不确定也导致了不安。兰姆作为当时的一名期刊作家也必然要面对这些问题,但是他积极地用自己的方式对其进行化解。事实上,期刊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载体可以将以往的精英文学和大众流行文学结合起来。应该说,兰姆的《伊利亚》散文随笔对创造性地将古典文学和通俗文学在期刊中,特别是《伦敦杂志》中结合起来的有效尝试。兰姆在前辈的基础上不仅进一步发展了散文而且也促使期刊文学这一种类得以发展。从更广阔的层面上讲,在十九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形成自己的阶级和文化意识的过程中兰姆和他的散文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background of life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ritish society culture, subtle contradictory relationship between lamb's essays and journals < > Elias. < > the development of lamb Elias prose largely benefited from the success of periodical literature, conscious use of lamb or conform to the journal and the needs of readers in their own. The essay shows his own style or called makes his success in the journal literature of the elements.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to bring a lot of lamb journal problems and anxiety. The traditional writers including the journal writers themselves are relatively low in journals of literary taste, and the harm of the elite literature periodical literature concerns; in addition, the journal authors of their own skepticism as a writer and uncertain also caused disquiet as a lamb. A journal writers must face these problems, but he carried on the resolve in their own way actively. In fact, the journal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carrier to the elite literature and popular literature together. It should be said that the lamb's essays of Elia < > creatively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popular literature in journals, especially effective to combine the London Magazine < > in the lamb. On the basis of their predecessors not only further development but also promote the prose In a broader sense, lamb and his prose played a certain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their class and cultural awareness in the middle clas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61.0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晴川;兰姆和他的《伊利亚随笔》[J];中国图书评论;1999年09期
2 ;伊利亚·伍德[J];大众电影;2003年09期
3 徐康玲;把苦难化作酵母的人——兰姆及其《伊利亚随笔》[J];山东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4 佐拉·尼尔·赫斯顿;斯蓬克[J];外国文学;1997年06期
5 郑朝琳;浅析《伊利亚随笔》[J];语文学刊;2004年05期
6 阿敏;中国伊协顾问哈吉伊利亚斯·沈遐熙归真 温家宝 贾庆林 司马义·艾买提 回良玉等中央领导来电致哀慰问[J];中国穆斯林;2003年05期
7 广林;哈吉伊利亚斯·沈遐熙遗体告别和殡礼仪式在北京举行[J];中国穆斯林;2003年06期
8 塞缪尔·雷特 ,王绍军;当代美国大导演伊利亚·卡赞[J];中国戏剧;2002年03期
9 ;宇宙哲学[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8年04期
10 刘炳善;兰姆和他的随笔——《伊利亚随笔选》译序[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兰珍;;浅谈诗歌中的高层式结构[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Jin Yong:A Role Model in Promoting Traditional Culture[A];北京论坛(2011)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传统与现代、变革与转型:“文化传承、创新、发展:青年的责任与行动”学生分论坛论文及摘要集[C];2011年
3 James Huang;;Complexity and Control in a Stage-structured Prey-predator System with Periodical Harvesting for Predator[A];Proceedings of 2010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2010年
4 ;Remarks on Roger Ames' Paper:Cultural Tactics and the Future of China[A];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北京论坛(2004)论文选集[C];2004年
5 HUANG James;;Chaos and Control in a Prey-predator System with Periodical Harvesting and Stage Structure[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6 ;Controlling Dephasing Decoherence by Periodically Performing Tracking Control and Generalized Measurement[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Randolph Kluver;;新媒介的逻辑与信息社会:寻找理解新媒介对和谐社会和国际关系影响的理论基础(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化、和谐社会与可选择的现代性:新媒体与社会发展”新闻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凸凹;生日暖吟[N];中华读书报;2011年
2 记者 谢荣;恢复经济 保障就业[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3 朱正琳(《成长文摘》主编);名家荐书(3)[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4 马越进 袁正伟;妨碍创新的几种企业管理模式[N];中国包装报;2004年
5 杜文杰;刘易斯一脚蹬开推广人[N];中国体育报;2001年
6 陈国政;《宗教思想史》:20世纪西方宗教研究成果之大集[N];社会科学报;2005年
7 钱红岭;从马加爵大开杀戒看人类基因与性格的关系[N];大众科技报;2004年
8 雷颐;如闻“伦敦叫卖声”[N];文汇报;2004年
9 本报记 者赵娟;《指环王》: 宏大叙事的视觉盛宴[N];广西日报;2004年
10 ;黑暗与图书[N];广州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莉;文化报刊与英国中产阶级身份认同(1689-1729)[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静;成功与焦虑:论兰姆的《伊利亚》与《伦敦杂志》等期刊的关系[D];兰州大学;2013年
2 王情;《伊利亚随笔》与19世纪英国期刊文学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王永海;神圣在实在中显现:“宗教人”生存的基本样式[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4 邢飞卓;艺术的表现:内心情感世界的开掘[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庄玮薇;书面语复杂性与准确性的动态变化[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6 张晓燕;《普通读者》中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思想解读[D];山西大学;2010年
7 刘蕊;琼·迪迪恩《白色相册》中新新闻写作特征的探讨[D];新疆大学;2011年
8 王瑛;兰姆平易散文的社会背景及美学特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韩静;兰姆随笔汉译的风格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吴晓晖;以格式塔美学理论分析E·B·White译本[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267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726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