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莫里亚克之恶

发布时间:2018-04-10 16:19

  本文选题: + 意象 ; 参考:《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是法国二十世纪著名作家,小说的成就为他赢得了1952诺贝尔文学奖。被誉为“法国‘新小说’派产生之前法国文学史上最后一朵传统文学之花”,莫里亚克继承前人,开拓创新,,为二十世纪文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试图以美学史为平台,对其文本进行不同角度的研究,分析其独特的“恶”之美学观。本文拟从莫里亚克“恶”之审美意识的形成,以及“恶”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来论述其对于“恶”的高扬。第一章思想根源 莫里亚克对于恶的追求并不是偶然的,这种审美追求,体现了波德莱尔,帕斯卡尔等人的影响,也包括家庭的影响和时代思想的影响。第二章作品分析 莫里亚克对于恶的追求在作品中无处不在:在意象的选取上,莫里亚克偏向于选择对立物来表达对于恶的偏好;在人物的塑造上,莫里亚克倾向于选择诸如凶恶的母亲以及悲惨的天使;在主题的表达上,莫里亚克注重描写恶和爱的荒漠。 “恶”是莫里亚克经常谈论的主题,这种对于“恶”的追求,反映了莫里亚克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
[Abstract]:Francois Moriac is a famous French writer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achievement of his novels won him the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in 1952.Known as "the last flower of traditional literature in the history of French literature before the emergence of the French 'new novel' school, Moriac inherited his predecessors and blazed new trails, infusing new vitality into the 20th century literature.Based on the history of aesthetics, this paper tries to study its text from different angles and analyze its unique aesthetic view of "evil".This paper discusses Moriac's exaltation of "evil" from the formation of his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and the concrete expression of his "evil" in the paper.Chapter one: ideological rootsMoriac's pursuit of evil is not accidental. This aesthetic pursuit embodies the influence of Baudelaire, Pascal and others,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family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times.Chapter II Analysis of worksMoriac's pursuit of evil is ubiquitous in his works: in the selection of images, Moriac tends to choose opposites to express his preference for evil, and in the shaping of characters,Moriac tends to choose evil mothers and tragic angels; in the expression of the theme, Moriac focuses on describing the desert of evil and love."Evil" is the theme that Moriac often talks about, this kind of pursuit of "Evil", reflected Moriac's deep thinking about life.
【学位授予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565.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薇;;寻找失去的纯洁——莫里亚克笔下女性的罪与赎[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沈永赋;;“无钱的受饥馁,填沟壑,遭灾障”——谈莫里亚克笔下的劳动者[J];淮阴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3 马晓宁;;莫里亚克早年生活经历对其小说创作的影响[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3年05期

4 芳尘;;万事随缘——莫里教授的人生箴言[J];健身科学;2007年08期

5 芳尘;;万事随缘——莫里教授的人生箴言[J];健身科学;2007年09期

6 陈静;;利莫里亚沉没之谜[J];大科技(科学之谜);2009年06期

7 刘淑君;;从《苔蕾丝·德斯盖鲁》看莫里亚克作品中基督精神的隐喻[J];天风;2007年05期

8 张希媛;;“莫里亚克”的继承与超越[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9 王一梅;;大蛇莫里[J];小火炬;2011年12期

10 宋丹丹;;从人性角度重读莫里亚克的小说[J];长城;2012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禹 栾明;莫里乡靠加强城镇建设发展地方经济[N];经济消息报;2000年

2 王晶;车手莫里尿检作弊被逐出比赛[N];中国体育报;2003年

3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莫里[N];人民日报;2007年

4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莫里今起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N];人民日报;2010年

5 贾朋群;莫里和国际气象合作的开端[N];中国气象报;2003年

6 周依奇;大师印象:多面的意大利作曲家莫里康内[N];中国文化报;2009年

7 余华;在生命的深渊里建立生命的高潮[N];文学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周洪松 通讯员 刘杰;扎根山村育“幼苗”[N];中国教育报;2014年

9 宏子木;闻着“钱的味道”掘金[N];中国石化报;2006年

10 范京蓉;加强交流合作实现共同发展[N];深圳特区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迪;莫里亚克小说“爱的荒漠”的文化解析[D];江南大学;2013年

2 李权华;论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小说中的“阴郁”原型[D];暨南大学;2003年

3 庄金秋;弗朗索瓦·莫里亚克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4 吴立珍;莫里亚克之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5 龚亚琼;论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笔下人性的异化与回归[D];湘潭大学;2011年

6 姜玲;否定绝对[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7 阎如;莫里亚克作品中人物的世俗生活和朝圣之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美丽;沉沦与拯救[D];苏州大学;2005年

9 王伟;文学中的疾病与疗救[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10 马忠东;爱的荒漠与甘泉[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7319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7319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5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