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巴赫金“长远时间”学说与文学解读机理

发布时间:2018-04-12 12:47

  本文选题:“长远时间”作者 + 作品 ; 参考:《俄罗斯文艺》2015年02期


【摘要】:时间作为审美体验的载体,为文学作品的解读创造了条件。"长远时间"学说关注文学作品的解读历经世世代代而不断地被修正被补充的机制。读者与作品与作者之主体间的对话相遇,在完成文学作品的建构,在实现意义的传递、增生。"长远时间"学说的提出为这三者从新的视界阐述了贯穿着对话交往的文学解读机理,并且阐释了经典作品之永恒魅力的生成奥秘,即经典作品之所以常读常新,就在于读者与作品与作者之间不间断的、未完成的、开放性的对话之展开。
[Abstract]:Time, as the carrier of aesthetic experience, creates conditions for the interpretation of literary works. "The theory of long-term time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mechanism that literary works have been revised and supplemented through generations.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main body of the work and the author is in the process of comple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terary works and realizing the transmiss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the meaning. "The theory of "long time" expounds the mechanism of literary interpretation through dialogue and communication from a new perspective, and explains the mystery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eternal charm of classical works, that is, the reason why classical works are often read is always new.It lies in the uninterrupted, unfinished, open dialogue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author.
【作者单位】: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外文所;中华女子学院;
【基金】:中华女子学院校级重点课题《从巴赫金的对话理论看钱钟书的“化境说”》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10003140405
【分类号】:I512.06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单传友;;时间间距:意义的创生之渠——兼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牛文君;;具体化:关联伽达默尔诠释学和实践哲学的重要概念[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鲍永玲;;共在、同居和世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4 陈莹莹;;《沐浴在阳光中》:对话与狂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5 娄开生;;试析伽达默尔哲学诠释学的传统观[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陈凯;黄梅;;《西厢记》与难题考验仪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7期

7 赵焕;;独白中的对话性——细读鲁迅小说《头发的故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8 袁海燕;赵勇;;大屠杀电影及其影像“生产”的困惑——以南京大屠杀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9 张卫华;;西方游戏性文学作品的修辞策略解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2年03期

10 黄肖嘉;;论卡夫卡小说《一份致某科学院的报告》的“微型对话”特征[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李秋群;;西方语境下对庄子的美学误读[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余建清;;网络恶搞:狂欢与抵抗——基于《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分析[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3 张同胜;;关于《水浒传》误读误解问题的探讨[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4 彭文钊;;语言世界图景的知识系统:结构与生成[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5 何华;;解读伽达默尔解释学中的语言转向[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万莲子;;池莉与潘诺娃日常写实小说的文化魅力[A];“湖北作家与外国文学”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海龙;;传播游戏理论再思考[A];新闻学论集(第20辑)[C];2008年

8 王远坤;;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则远;;植根传统 对话会通——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8年卷)——理论创新时代:中国当代文论与审美文化的转型[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伟;文化翻译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4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杨燕燕;论教育实践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尹伟;道德量化评价的反思与超越[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庆喜;胡绳哲学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黄广芳;现象学视角下高校英语新教师教学生活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郭红霞;教学工程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鸣;丝网版画的印痕魅力[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治红;乔治·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茶馆》英译本的译者主体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陈余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存在经验的缺位与对策[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喻红华;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周珍;利科的解释学符号美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霞;基于课堂生生互动的教学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翔冲;八十年代小说对话变异现象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陶也;赖声川相声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金珊;生存游戏型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欧阳继梅;现代诗性隐喻:作为消解现代诗歌困境的一个方法及其建构[D];云南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道谆,陈晓红;文学解读的再创造性[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周春宇;理解自我:文学解读的意义[J];学习与探索;2004年04期

3 侯翠霞;文学解读的理论建构及其多维视角的确立[J];滨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4 董福君;略论接受视域下的文学解读[J];德州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张卓;;新时期环境文学解读[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1期

6 陈道谆;;文学解读的有效性[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7 傅丽霞;;论文学解读的功能[J];泰山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梁岚;;荒诞文学解读之《第二十二条军规》[J];芒种;2013年10期

9 陈道谆;文学解读方式的审美形态分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10 白彩霞;文学解读的标准及方法透视[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孟庆茹;;《诗经》天文学解读[A];诗经研究丛刊(第三辑)[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浙江作协:用文学解读浙江[N];文艺报;2010年

2 黄亚洲;雷锋也需要文学解读[N];文艺报;2012年

3 万龙生;城乡二元生活的文学解读[N];人民日报;2010年

4 潘慧;“文学解读新杭州”丛书第一辑工程启动[N];文艺报;2007年

5 雷达 孟繁华 张清华 陈旭光 顾骧 阎晶明 贺绍俊 李炳银 陈晓明;品评“文学解读浙江”系列作品[N];文艺报;2005年

6 季关泉;浙江省作协确定2009年度签约作家和签约作品[N];文艺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晶晶;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解读与文学解读之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2 方立娟;《左传》梦境阐释[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7398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7398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a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