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风格
本文选题:俄罗斯文学运动 + 后现实主义文学 ; 参考:《出版广角》2015年10期
【摘要】: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是俄罗斯文学运动中涌现的一个重要流派,至今仍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后现实主义文学产生于后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彼此交融、作用的过程中,具有浓厚的后现代主义气息,但并不盲目追随后现代主义的价值取向。本文介绍了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内涵和基本特征,探讨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的艺术风格,以期对当代中国文学发展有所借鉴。
[Abstract]:Post-realism literature emerg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19th century as an important school in the Russian literary movement and is still developing and evolving. Post-realism literature comes into being in the process of blending postmodernism and realism. It has a strong post-modernism flavor, but it does not blindly follow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postmodernis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notation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Russian postmodernist literature and probes into the artistic style of Russian post-realism literature in order to draw lessons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作者单位】: 山东女子学院;
【基金】:俄罗斯女性高等教育发展状况分析,课题编号:NXGDJY03
【分类号】:I512.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建华;;守望经典——后苏联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谈[J];俄罗斯文艺;2011年01期
2 管月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发展的羁绊与催化剂[J];江海学刊;2010年06期
3 周启超;;后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与艺术范式——今日俄罗斯文学气象手记[J];芒种;2013年09期
4 郑永旺;;作为巨大未思之物的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J];求是学刊;2013年06期
5 杨明明;;世纪之交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流变[J];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英丽;;论《加略人犹大》的时空观[J];俄罗斯文艺;2014年02期
2 赵雪华;;什么是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J];俄罗斯文艺;2015年01期
3 王靓;;俄国烟花女的百生相——新现实主义小说《亚玛街》浅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1期
4 王斐;;俄罗斯当代艺术理论批评界的发展现状[J];美与时代(下);2014年07期
5 于双雁;;俄罗斯后现实主义文学再探[J];外语教学;2015年02期
6 郭天宇;;浅析马卡宁后现实主义作品的艺术特色[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年09期
7 卢威;;21世纪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流派[J];青年文学家;2015年3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于双雁;马卡宁后现实主义创作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陈冰洁;论库夏科夫三首季节组曲的音画语境[D];西南大学;2014年
2 孙影;《俄罗斯美女》中伊林娜形象艺术魅力探析[D];黑龙江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张建华;论俄罗斯小说转型期的美学特征[J];当代外国文学;1995年04期
2 王宗琥;;俄罗斯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源流与特点[J];俄罗斯文艺;2008年02期
3 李兰宜;;浅析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形成的历史文化机制[J];外国语言文学;2006年01期
4 林精华;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一种地域化的叙述策略与功能[J];外国文学;2002年01期
5 叶利扎罗夫;赵丹;;图书管理员(选译)[J];外国文学;2009年06期
6 崔志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反思[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05期
7 吴泽霖;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与俄罗斯民族文化传统[J];外国文学评论;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忠;现实主义文学的新启示——兼评《痛失》和《英雄时代》[J];南方文坛;2002年01期
2 张重才;对现实主义文学基本特征的讨论[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3 张晔;哈奈与叙利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J];阿拉伯世界;2003年01期
4 孙亚敏,凌孟华;试论批判性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应有品格[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6期
5 陈小丽;简析现实主义文学的历史演变[J];社科纵横;2003年06期
6 黄开发;“五四”现实主义文学观念的发生[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7 李运抟;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前行与摇摆[J];当代文坛;2005年01期
8 乔亚兰;;20世纪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与美学精神[J];美与时代;2006年06期
9 耿娴;;谁杀死了小舅——从《那儿》看现实主义文学的困境[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赵胜潮;王志勇;;论20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女权问题[J];名作欣赏;2009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韩振江;;无限延伸的铁轨——在90年代现实主义文学背景中再谈作家与生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2 王中忱;;论茅盾现实主义文学观的基本特征[A];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上册)[C];1983年
3 程金芝;;未尝敢忘记了文学的社会意义——茅盾的文学观念及其当下启示[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演讲人 王跃文;现实主义文学的困窘[N];人民政协报;2012年
2 贺绍俊;从放逐意义到重建意义的现实主义文学主潮[N];中国艺术报;2008年
3 陆贵山;承接和弘扬现实主义文学的优良传统[N];文艺报;2009年
4 包明德;张扬现实主义文学精神[N];文艺报;2011年
5 泓峻;现实主义文学的精髓与魅力[N];文艺报;2013年
6 孟繁华;现实主义文学的表现与超越[N];文艺报;2014年
7 华南理工大学 刘起林;现实主义文学的新气象[N];人民日报;2010年
8 张保宁;文艺不能离开现实的土壤[N];人民日报;2012年
9 余三定;关注现实[N];人民日报;2003年
10 吴岳添;法国现实主义文学[N];文艺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孔会侠;从转型期的“底层叙述”看现实主义文学的新拓展[D];兰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方晓枫;试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美学症结[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2 崔乃霞;论新现实主义文学背后的“儒家哲学”[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林园园;新时期以来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论争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4 侯春姿;转型期的现实主义文学争鸣及其反思[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常延红;大后方现实主义文学的倡导和实践[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6 杨畅乾;论新现实主义文学中的儒家“和”文化因素[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7 樊婷;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现实主义文学批评研究[D];新疆大学;2012年
8 包细簪;后殖民与后现代的兼收并蓄[D];苏州大学;2009年
9 强春蕾;论高建群作品的浪漫书写[D];西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8648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8648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