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作品语言与写作风格研究
本文选题:海明威 + 语言大师 ; 参考:《语文建设》2015年08期
【摘要】:海明威是世界公认的文学巨匠,他所创作的作品大都以简洁的风格而著称。本文基于海明威的代表作,对其文中所描写的鲜明形象进行发掘,详细剖析了他的写作风格,进而去感受其作品深处的内在意义。
[Abstract]:Hemingway is universally recognized as a literary mastermind, and most of his works are famous for their succinct style. Based on Hemingway's representative work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vivid images described in Hemingway's works, analyzes his writing style in detail, and then feels the inner meaning of his works.
【作者单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陈桂华;;走进苦难,走近鲁迅——《祝福》教学设计[J];语文建设;2012年02期
2 邓雪;李卫国;;从《老人与海》中感受顽强拼搏精神的内涵[J];语文建设;2013年35期
3 林池容;;自然观视角下《老人与海》的生态批评解读[J];语文建设;2014年08期
4 陈志明;;海明威小说中的语言特色和艺术[J];语文建设;2014年17期
5 张继红;;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创作风格探析[J];语文建设;2014年2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秀利;;海明威《我的老爹》的文本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宫小兵;;什么是死亡:论海明威的死亡书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3 王曰珠;;海明威与杰克·伦敦小说中“硬汉子”形象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4 辛瑞娟;;“冰山理论”的典范之作——论《老人与海》的象征艺术[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张艳萍;;《老人与海》:一曲失败者的悲歌[J];长城;2010年04期
6 陈卫国;梁真惠;;论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叙事风格[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7 刘怡然;;《印第安营地》成长主题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8 张帆;;屈原《九歌》“和谐”三题[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刘润娥;;海明威和他的战地天使[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9期
10 张丹;;谁是雨中的猫——再论海明威笔下《雨中的猫》的象征意义[J];重庆与世界;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韩星;;硬汉精神是如何炼成的——略论海明威小说中的死亡主题[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徐;论新时期以来军旅小说的英雄嬗变[D];山东大学;2011年
2 张岩;英雄·异化·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阳;小说本体论[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超;浅析都梁小说死亡主题的美学意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韦俊;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内容层面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翟敬美;硬汉形象是作家生命的写照[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荷瑶;从女性主义翻译角度比较《太阳照常升起》两个中译本[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李;论海明威作品中死亡意识的美学内涵[D];中南大学;2011年
6 孙秋英;海明威的个性特质与创作思想[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张娜;解读海明威的死亡主题[D];安徽大学;2006年
8 肖娜;时代的叛逆者[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艳萍;论海明威创作的悲剧美学意蕴[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佟立军;试论海明威的三篇非洲题材短篇小说[D];吉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金德琅;海明威“硬汉子”形象扫描[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6年03期
2 王桃花;;《老人与海》中的自然生态初探[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董莉萍;;海明威的硬汉子形象与女性角色探析[J];长城;2011年08期
4 郑晓岚;;海明威小说的聚集模式比较及其文体效果[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邹群燕;“冰山理论”——海明威小说创作的独特艺术[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王艳丽;;体育精神——人类本性的现代演绎[J];大家;2010年10期
7 杨植;;海明威、古巴渔夫与《老人与海》的经典硬汉形象[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罗小军;;困境中不失去生命的硬度——海明威《老人与海》读与写[J];初中生;2010年06期
9 沈美娟;论海明威小说的艺术风格[J];重庆电大学刊;1997年04期
10 宋元康;;简论《乞力马扎罗的雪》的艺术特色[J];大理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任俊莲;;论海明威的写作风格[J];沧桑;2007年02期
2 肖莉;;死亡与孤独、含蓄与象征——以《等待的一天》为例分析海明威的创作主题与写作风格[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0期
3 邓小兰;;浅析诗歌《芝加哥》的写作风格和乐观主义[J];宜宾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4 姚凤梅;;海明威作品的写作风格及其理论基础[J];小说评论;2010年S1期
5 汤晓军;;景物和性格——解读《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写作风格[J];名作欣赏;2010年30期
6 熊英;;论琼·荻迪恩在“回家”散文集中的写作风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1期
7 袁春梅;;评《赶牲畜人的妻子》的写作风格[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张冰;刘凤侠;;刘易斯“类向化”人物写作风格剖析[J];长城;2009年12期
9 刘璇;贾芳;;浅议海明威短篇小说的写作风格[J];长城;2012年08期
10 戴君平;;从《偷窃》的文体分析看凯瑟琳·波特的写作风格[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孙晓明;马少平;;基于写作风格的作者识别[A];辉煌二十年——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二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李慧敏;于建华;;漫谈海明威的笔和枪及其死亡意识[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3 张薇;;海明威小说的电影化[A];终结与起点——新世纪外国文学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丰县李寨初级中学 张业永;阅读兴趣对写作风格的影响[N];江苏教育报;2010年
2 郭增彬;编辑应尊重作者的写作风格[N];中华新闻报;2004年
3 贺安敬;做一个聪明的失败者[N];中国石油报;2002年
4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杜豫苏;判决书写作风格与法官品格[N];人民法院报;2010年
5 兰晓萌;永别了,武器[N];华夏时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牧;基于写作风格特征的论文剽窃检查优化方法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2 苟莹莹;汪中骈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邱云峰;美国二十世纪“迷惘的一代”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4 赵欣欣;燃烧的战争世界[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
5 范能维;海明威笔下的女性世界[D];苏州大学;2008年
6 易丽君;从海明威的三部小说中管窥其女性意识[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赵若纯;海明威作品中的两性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良翠;论《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人物形象[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坤;[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李颖;解读海明威的死亡主题[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129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91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