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学评奖一瞥
本文选题:大众文学 + 菊池宽 ; 参考:《读书》2015年11期
【摘要】:正众所皆知,菊池宽创设"芥川赏"为的是奖励"纯文学";"直木赏"则针对"大众文学"。因为这一区别,囿于传统偏见,华文读者往往把"芥川赏"看得比"直木赏"高级一些:"文学、艺术就是要纯,不能受污染。写武侠、写侦探,为了钱而写,怎么行?!"关于"纯文学"与"大众文学"之区别,菊池宽也曾说过:作家"随意"(随着自己的意思)而写,就是纯文学;为了"娱人"而写,乃是
[Abstract]:As is known to all, Kikuchi Kuang created Kuikawa to reward pure literature, and straight wood to popular literature. Because of this distinction, due to the traditional prejudice, Chinese readers tend to view "Kuaikawa appreciation" higher than "straight wood appreciation": "Literature and art are pure, not polluted." Write martial arts, write detective, write for money, how to do! "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pure literature" and "popular literature", Kikuchi Kuan once said: writers write "at will" (with their own meaning), that is pure literature; for the purpose of "amusing people", writing is
【分类号】:I313.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管宁;传媒视野中的当代大众文学[J];浙江学刊;2003年06期
2 付瑞珍;张世岩;;20世纪中国大众文学的流转与裂变[J];河北学刊;2007年04期
3 吴福辉;;农民大众文学与市民大众文学并存的新局面——谈1940年代文学全景中的重要一角[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陈奇佳;;论中国大众文学观念的三种类型[J];文艺研究;2010年12期
5 邓晓成;;论消费文化语境下大众文学的几种形态及其走向[J];求索;2012年05期
6 任小平;;新大众文学特征、功能论析[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7 赵德远;日本大众文学史概述[J];教学研究;1983年04期
8 宋兴;;纯文学与大众文学的界限趋于消失[J];日本研究;1986年04期
9 张玲;日本大众文学的发展与变迁[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10 宫照敏;;新大众文学生产的立体化建构[J];芒种;201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汤哲声;;上海与香港:中国现代大众文学的“双城记”[A];“双三角论坛:国际大都市群理论与中国当代城市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高昌;迎接大众文学的春天[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杨雪;推动大众文学的发展和繁荣[N];人民政协报;2011年
3 王青;视野开阔的中国大众文学研究[N];文艺报;2003年
4 河南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邋执笔人 张鸿声 刘宏志;大众文学与和谐文化的构建[N];光明日报;2007年
5 记者 肖国忠;大众文学和小众文学发展可并行不悖[N];光明日报;2009年
6 刘金祥;缺失的大众文学批评[N];学习时报;2012年
7 朱自强;童书商业化秘诀:坚守艺术性[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1年
8 白凤德;植根于大众文学的沃土之中[N];营口日报;2007年
9 游伟;要有世界,要有观[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10 王先霈(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繁荣民族大众文学的现实意义[N];湖北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谢中山;全球化语境中当下中国文学的大众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刘文辉;20世纪90年代传媒语境下的文学转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3 单晓溪;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晓雯;范式的转换:转型期大众文学的文化学阐释[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2 杨艾茜;大众的神化与神话[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微;论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大众文学[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立;欲望的天空[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5 门孝伟;大众文学审美价值传播的问题及策略[D];辽宁大学;2011年
6 李佳坤;具有先锋性的大众文学[D];吉林大学;2009年
7 杨思静;从法国畅销小说家纪尧姆·米索受欢迎的原因到对当代大众文学积极意义的思考[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8 朱玲;大众文化背景下文学空间的嬗变[D];河北大学;2009年
9 金银华;日本大众文学对文化民族主义的解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孟祥春;当代语境下大众文学的书写与消费[D];西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9682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1968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