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精神生态思想

发布时间:2018-06-15 11:12

  本文选题:劳伦斯 + 短篇小说 ; 参考:《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摘要】:作为一个现代主义作家,劳伦斯十分关注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异化,在其中短篇小说中生动地再现了人的自然本能与现代机械文明之间的冲突。劳伦斯小说中永恒不变的主题是对扭曲人性的机械文明的鞭挞和对自然人性回归的呼吁。他认为只有回归自然,恢复两性的本来面目,才能使人类摆脱文明的梦魇,远离机器的摧残。
[Abstract]:As a modernist writer Lawrence pays close attention to the alienation of human nature by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vividly reproduces the conflict between human nature instinct and modern mechanical civilization in short stories. The eternal theme in Lawrence's novels is the whipping of mechanical civilization which distorts human nature and the appeal for the return of natural humanity. He believes that only by returning to nature and restoring the true nature of the two sexes can we free ourselves from the nightmare of civilization and from the destruction of machines.
【作者单位】: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兵;;劳伦斯《木马赢家》中的俄狄浦斯情结问题[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朱鹏杰;;范畴与体系:中国语境下的精神生态批评研究[J];鄱阳湖学刊;2010年04期

3 朱鹏杰;;中国“精神生态”研究二十年[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钮西来;;劳伦斯的和谐期盼[J];今传媒;2010年11期

2 曹顺娣;王薇;;徘徊在“出走”与“回归”之间——解读D.H.劳伦斯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婚姻观[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3 徐国权;;追寻虚幻的绿洲——《狐》的象征意义解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4 陈瑜明;;自然的呼唤 人性的回归——论劳伦斯《太阳》的自然生态主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刘燕;;解读劳伦斯的《樱桃偷盗者》[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9年02期

6 程京艳;;形成性评估在课堂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0年01期

7 陈凤姣;;从中外文学电影中管窥“同志文化”[J];电影文学;2008年09期

8 刘立敏;韩俊玲;李荣美;;电影《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与劳伦斯创作中的女性主题[J];电影文学;2008年15期

9 李占辉;郝立英;;从生态女性评《一个患病的矿工》[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05期

10 李世存;;精神生态与英美文学批评实践[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孙晓娅;朱林国;;正能量话语下的散文诗阐释——评周庆荣的散文诗集《有理想的人》与《我们》[A];新世纪以来散文诗的创作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闫建华;劳伦斯诗歌中的黑色生态意识[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陈娟;张爱玲与英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盈;《金锁记》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性爱观的比较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何杰;男人·女人·自然·和谐[D];信阳师范学院;2011年

3 尹新华;劳伦斯作品中的男性崇拜解读[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4 孙国元;男性自我平衡的追寻:劳伦斯作品中男性之间关系探析[D];青岛大学;2011年

5 丁甫志;D.H.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里象征与人物塑造及主题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杨肇齐;关怀伦理学视角下对劳伦斯三部小说的分析[D];鲁东大学;2008年

7 王欣然;大母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8 桑琳琳;D.H.劳伦斯的“拉那尼姆”与印第安文化[D];复旦大学;2008年

9 董琳;尼采与劳伦斯的共同思想主题之比较[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马晶晶;生态与人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王岳川;消费社会中的精神生态困境——博德里亚后现代消费社会理论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3 傅荣,翟宏;行为、心理、精神生态学发展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4 刘再复;;杂谈精神界的生态平衡[J];读书;1985年04期

5 鲁枢元;;生态批评视域中“自然”的涵义[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程相占;生态精神与美学、文艺学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7 王岳川;;生态文化启示与精神价值整体创新[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04期

8 思之;有关人与文化的两点思考[J];兰州学刊;1985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席战强;;精神生态失衡的悲剧——精神生态视域下的《逾矩的罪人》[J];梧州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2 曾融;;《白噪音》中精神生态意识研究[J];文学教育(上);2013年09期

3 冯伟珍;;精神生态解读下的劳伦斯[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4 徐乾朗;;拯救:《马语者》的精神生态解读[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5 蔡笑颖;;对《船讯》中都市人的精神生态解读[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年05期

6 刘永杰;;《榆树下的欲望》的精神生态探析[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7 李静;;析《少女与吉卜赛人》中的劳伦斯的精神生态[J];怀化学院学报;2013年09期

8 王小燕;;对《灵感女孩》的精神生态解读[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6期

9 耿秀萍;;当代英美通俗文学中精神生态文化现状[J];芒种;2013年24期

10 胡晓丽;;精神生态视域下的《灵感女孩》[J];参花(上);2014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张立国;自然不可改良[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蔡笑颖;《船讯》之精神生态解读[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2 何艳丽;《G.》中主人公的精神生态解读[D];郑州大学;2014年

3 段致军;《一九八四》中温斯顿精神历程的生态学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春萍;《五号屠场》的精神生态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陈义莹;失衡与救赎[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21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021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7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