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生态文学与美国灾难电影研究
本文选题:生态文学 + 灾难电影 ; 参考:《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摘要】:灾难电影在生态文学背景的影响下,对全球的生态问题加以关注并传达着涵盖其中的生态观,引发人类对全球生态问题的关注以及触发其强烈的生态意识,借以警醒人类:保护生态,尊重自然。文章通过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美国灾难片所体现出来的生态价值以及人文意识,暗示和警醒着人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系统。
[Abstract]:The disaster film,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ecological and literary background, pays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problems in the world and conveys the ecological view that covers it, triggers the attention of the human beings to the global ecological problem and triggers its strong ecological consciousness, so as to alert human beings to protect the ecology and respect natur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American disaster film through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The ecological value and humanistic consciousness reflected and alerted human beings to respect nature and protect ecosystems.
【作者单位】: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实用机器翻译软件的语料库数据驱动技术应用研究”(142400411235)
【分类号】:I712.06;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郭小平;;灾难片的生态危机意识与生态文明的影像传播[J];今传媒;2009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小燕;;剥去文明外衣后,人类的生存境况——从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热爱生命》[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2 欧阳靖;;《黑骏马》的生态审美之维[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2期
3 张亮;;美国战争电影中人性表达之流变[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11期
4 昝楠楠;陈刚;;北京奥运建筑艺术美漫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5 王芳;;类型的掺杂与混合——影片《二十四城记》浅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6 王海洲;后现代主义与王家卫电影[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赵璐浩;;吉勒莫·阿里加的电影剧作结构研究[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8 孙建业;;浅论格里菲斯对电影语言的探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魏中华,王珊;公路景观的色彩效应[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0 薛岩;;《虹》片断的意蕴探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佳;黑泽明作品的美学特质及其对当代中国电影的启示[D];南开大学;2010年
2 何圣伦;苗族审美意识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郭茂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郭萌;生态美学视域下的20世纪90年代中国都市小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邵金峰;中国画论中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刘强;全媒体时代中国电影批评的“元批评”[D];山东大学;2011年
7 穆重怀;新俄罗斯电影(1991-2008)的时代转型[D];辽宁大学;2011年
8 陈高明;和实生物[D];天津大学;2011年
9 邱宝林;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电影话语建构图景与传播逻辑[D];上海大学;2012年
10 孙凌;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视域下的薇拉·凯瑟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夏伟翔;傅宗洪;;论美国灾难影片中的生态意识[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2 高莉敏;;“灾难片”引发的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J];电影文学;2007年19期
3 王积龙;蒋晓丽;;什么是环境新闻学[J];江淮论坛;2007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文良;;近年来生态文学研究述评[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01期
2 刘文良;;国内生态文学研究述要[J];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3 赵树勤;刘倩;;从“浅绿”到“深绿”——新时期生态文学研究综述[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4 张晓琴;;论生态文学的内涵与特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温阜敏;饶坚;;中国生态文学之现状、问题与思考[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6年10期
6 王为群;刘青汉;;论生态文学的价值系统[J];文艺争鸣;2007年09期
7 史元明;;论生态文学——生态文学概念的界定及其在新时期的发展[J];东方论坛;2008年06期
8 崔昕平;;文学研究的时代课题——生态文学[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9 纪秀明;;近三十年中国生态文学研究综述(1979-2008)——兼论生态文学与批评在中国的演进[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邓楠;;近二十年来我国生态文学的内涵及特征研究述评[J];中国文学研究;2009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桂华;《欧美生态文学》读后[N];光明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胡军 韩晓雪;生态文学首先应是审美的[N];文艺报;2007年
3 张晓琴;生态文学的文化建构意义[N];光明日报;2009年
4 姜孟之;生态文学门外谈[N];伊春日报;2011年
5 武田田;生态文学研究不可“作茧自缚”[N];光明日报;2011年
6 杨文丰;生态文学 21世纪文学的急迫使命[N];中国绿色时报;2012年
7 陈华文;生态文学之思[N];中国艺术报;2012年
8 北京语言大学 李庆本;为生态文学研究注入新血液[N];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商报记者 潘启雯;生态文学复兴是对工业化反思的产物[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10 盛泉;生态角度的文学重审与文学批评[N];中国保险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晓琴;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宋俊宏;近三十年中国生态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张鹏;大地伦理的诗意呈现[D];上海大学;2009年
4 吴景明;走向和谐:人与自然的双重变奏[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王静;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刘亚利;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8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钟华;论中国生态文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2 完玛才让;论藏族生态文学的功能及责任[D];西北民族大学;2009年
3 张晓琴;论生态文学的环保思想与现实价值[D];南京林业大学;2006年
4 邱志勇;后现代语境下的生态文学及其策略[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松波;生态文学与满都麦生态文化小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张贺楠;生态文学的新世纪[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瑞芳;台湾生态文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李虹;当代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丽军;生态文学:存在困境的艺术显现,精神革命的审美预演[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谢鹏敏;论文艺的生态功能[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074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074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