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退伍老兵的心路历程——生态批评理论视域下的《靠鲸生活的人》
本文选题:《靠鲸生活的人》 + 生态批评 ; 参考:《鸡西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摘要】:《靠鲸生活的人》是美国原住民作家琳达·霍根的最新小说。试图从生态批评理论的视角解读作品中男主人公的成长历程。重点分析了作品男主人公汤玛斯如何在经历了残酷的战争以及传统文化和现实世界的冲突之后,通过自我救赎的方式摆脱战争的创伤从而最终回归传统文化,重拾心灵的平静,获得精神上的成长。借此一方面呼吁人们保护濒危动物,关注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希望人们要勇敢地面对历史,不要活在过去的阴霾中。
[Abstract]:The Whale Man is the latest novel by Native American writer Linda Hogan. 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growth of the protagonist in hi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criticism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emphatically how Thomas, the protagonist of the work, after experiencing the cruel war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real world, gets rid of the wound of the war through the way of self-redemption, and finally returns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restores the peace of mind. Gain spiritual growth. On the one hand, we call on people to protect endangered animal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n the other hand, we hope that people will face history bravely and not live in the haze of the past.
【作者单位】: 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关于后殖民生态批评理论的研究”(项目编号:X2012142) 安徽科技学院青年基金项目“文化视野下的美国成长小说研究”(项目编号:SRC2013300) 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基金项目“当代印第安文学生态批评研究”(项目编号:SRC2013337)的阶段成果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冬梅;“全球化与生态批评”专题研讨会综述[J];文艺研究;2001年06期
2 陈晓兰;为人类“他者”的自然——当代西方生态批评[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2年06期
3 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J];文艺研究;2002年03期
4 陈茂林;环境危机时代文学研究的绿化——论生态批评[J];当代文坛;2003年04期
5 张皓;生态批评与文化生态[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6 宋雄华;关注文化生态 发展生态批评——“文化生态变迁与文学艺术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7 王莉娜,苗福光;生态批评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4期
8 埃里克·托德·史密斯 ,王茜;抛弃主体性——反思生态批评的动机[J];中文自学指导;2004年01期
9 劳伦斯·布依尔,韦清琦;打开中美生态批评的对话窗口——访劳伦斯·布依尔[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10 刘蓓;简论生态批评文本视域的扩展[J];文艺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黄应全;;生态批评挑战主流文化研究[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2 徐清;;生态批评的价值与阈限[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3年
3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方丹;陈丽;;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小无马地的奇迹报告》[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十二辑)[C];2013年
5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6 鲁枢元;张雅玲;王惠;张守海;韩玉洁;徐燕;王慧;;现代都市:让我们失去了什么——关于现代都市生活的生态批评[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诺 程相占 王晓华;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张皓 宋雄华;生态批评的多种声音[N];文艺报;2003年
3 孙士聪;开拓生态批评的视阈[N];中国艺术报;2006年
4 ;生态批评的“深水作业”[N];海南日报;2007年
5 刘文良;悖论式平衡:生态批评 理论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刘蓓;生态批评:滥觞于文学之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7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王诺;生态批评的界定与任务[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8 石平萍;美国生态批评的环境转向[N];文艺报;2009年
9 施秋香;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张华;生态批评不是纯粹的文学批评[N];中国文化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蓓;生态批评的话语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晓明;美国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4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方丽;环境的想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马治军;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D];苏州大学;2012年
7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8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卉;生态批评的视野与方法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路璐;生态批评及其限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薇;生态批评的重审与理论新开拓[D];中南大学;2005年
4 顾冀梅;乔纳森·贝特生态批评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年
5 李洁;生态批评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1999-2005[D];兰州大学;2006年
6 张莉;开启回归自然之窗[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金燕;《一岁小鹿》的生态批评[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木坤;中国当代生态批评“困境”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於波;对《希望的平原》之生态批评解读[D];西华大学;2013年
10 王学亮;对《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生态批评解读[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095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095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