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成立的“极权主义”罪名——论哲学与诗“争吵”的古代启蒙意义
[Abstract]:Ancient Greek philosophy and poetry "quarrel" can be described as eternal public cases, but Popper's accusation of Plato's "totalitarianism" is particularly striking. Wearing the colored glasses of modern politics to see this "quarrel", we must turn a blind eye to the ancient Enlightenment and its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represented by philosophy. In fact, what philosophy opposes is not poetry itself but the old mythical thinking spread by it. But although philosophy has launched a war of words against the old thinking, it is not as easy as poetry to win over the audience because of its prose, and its elitist nature is far less easy to win over the audience. The task of breaking through old thinking will ultimately have to be accomplished by Christianity. Considering that Plato's moral scrutiny is crucial even i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today, and that early Christianity's attitude to dissent was far more decisive than philosophy, Popper's injustice of Plato's allegations is clearer.
【作者单位】: 深圳大学西方文化研究中心;
【分类号】:I1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阮炜;;人神相间的希腊世界[J];书城;2011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解光云;述论古典时期雅典城市的公共空间[J];安徽史学;2005年03期
2 何元国;;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汉译举误[J];安徽史学;2011年06期
3 凌继尧;作为希腊美学母体的希腊神话[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解光云;;宗教视域下的古典雅典城乡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董晓佳;;基督教早期修道生活中罗马帝国社会精英扮演的角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0期
6 沈非;《冬天的故事》中隐含的另一个神话[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7 娄林;;品达和他的凯歌[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10年02期
8 郭文革;;教育的“技术”发展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年03期
9 王凤栖;;从勒庞的“群体理论”看网络群体性事件[J];今传媒;2012年01期
10 李明伟;新媒介形态与新尺度——“媒介分析理论”的宏大观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仁贵;;再论伦理与道德的关系[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宋奎波;陈红兵;;媒介分析学派的媒介技术社会影响思想述评[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3 解光云;;古典时期的雅典城市与民主政治述论[A];都市文化研究(第1辑)——都市文化史:回顾与展望[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晓佳;帝国秩序的重建[D];南开大学;2010年
2 徐媛媛;德尔斐神谕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张日元;公元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5 杨席珍;资本主义扩张路径下的殖民传播[D];浙江大学;2010年
6 徐萍;从晚清至民初:媒介环境中的文学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黎金娥;英语核心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吴素梅;古希腊民族形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刚;唐前蓬莱神话流变考[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晶洋;论宗教学视域下希腊公民团体的演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余鹏飞;火:希腊历史的神话学阐释[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袁佳穗;虚拟环境下的人际互动[D];湘潭大学;2010年
4 张晓菲;网络传播环境中的企业公共关系探析[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张爱华;媒体融合时代的期刊运作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程晋普;雅典城邦公民权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7 金珊;生存游戏型电视真人秀节目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施志杨;政治笼罩下的宗教纷争[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毛佳鹏;中世纪地中海地区“纸张”的更替与跨文化互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齐二娜;品牌与社会阶层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勇;科学是从问题到问题的不断进步——论波普尔的科学发展观[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崔永杰;波普尔的“偏见”学说探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3 周书俊;历史究竟有无选择性和规律性:论波普尔的历史主义[J];宁夏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4 艾战胜;胡慧河;;波普尔的知识可错论刍议[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05期
5 张军;;波普尔对辩证法的误解[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7期
6 谭扬芳;;论波普尔的“历史意义”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吕乃基;;走进世界3——纪念波普尔提出“世界3”理论40周年[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8 李宝祥;张白;;波普尔历史认识论探析[J];淄博师专学报;2007年02期
9 马晓梅;;探析波普尔科学哲学中的人文主义精神[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3期
10 陈祖召;;论波普尔“批判二元论”的崩溃[J];广西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树君;;经济学中是否存在波普尔遗产?[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博士卷)[C];2008年
2 邱玉珍;;波普尔逼真论思想述评[A];1997年逻辑研究专辑[C];1997年
3 杜疆;;试论归纳问题及波普尔的解决方案[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4 崔永杰;;波普尔的“培根问题”及其解决[A];“哲学、宗教和科学:传统与现代的视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庞丹;田鹏颖;;波普尔哲学的杜威起源——波普尔与杜威的认知模式之比较[A];“中国工程技术哲学的繁荣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峰论坛暨辽宁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05年年会会议交流材料[C];2005年
6 张志伟;;波普尔、库恩与传统科学观[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7 杨韬;;对科学发展的重新认识——构建中国科学大范式的探微[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马丁(书评人);多面波普尔[N];中国图书商报;2012年
2 阎勇;百年波普尔:无尽的探索[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王东;理性辨析 正本清源[N];人民日报;2009年
4 杨思梁;陈立对波普尔的最终认同[N];南方周末;2006年
5 胡作玄;探索无止境[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6 张惠玲;幸福的哲学家[N];文汇报;2000年
7 张惠玲;一位最幸福的哲学家[N];新闻出版报;2000年
8 吴歌;金融大鳄的新世界蓝图与现实悖论[N];上海证券报;2012年
9 张晓波;历史终结之后哲人干什么?[N];中国邮政报;2004年
10 张志明;科学更是一种精神[N];人民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闻凤兰;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邹桦;波普尔真理论探析[D];西南大学;2009年
2 邓杨杨;波普尔与拉卡托斯错误观之比较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龚安;对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认知分析[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4 胡健男;波普尔科学哲学思想探析[D];吉林大学;2011年
5 岑慧;波普尔的反归纳理论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1年
6 汤本顺;论波普的规律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7 艾战胜;波普尔理解理论的理解[D];中南大学;2002年
8 胡慧河;论波普尔的错误观[D];中南大学;2002年
9 董波;批判理性历史哲学的批判[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10 裴志刚;波普尔科学知识增长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861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18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