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的形象塑造及女性意识解读
[Abstract]:As a masterpiece in the histor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novel gone with the Wind not only depicts the difficult years experienced by the American people during the Civil War, but also shapes many vivid images of women. The portrayal of typical female images, as well as the exposure of feminism which is optimistic, hard working and persistent in the end, has become the guiding lamp of feminism. This feminine consciousness has given "gone with the Wind" a unique aesthetic perspective and strong vitality.
【作者单位】: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邹晶明;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斯佳丽身上的传统意识探微[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2 施经碧;适者生存──简析《飘》的主题[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付秀萍;徐圣稚;;从《飘》的主人公斯佳丽身上看玛格丽特的女性意识[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10期
2 尚玉峰;;东方视野里的斯佳丽形象[J];长城;2011年10期
3 吴晋;;《乱世佳人》中斯嘉丽的独立意识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02期
4 薛明珠;范晓红;;姚木兰与斯佳丽传统和现代意识比较[J];电影文学;2009年15期
5 陈华茹;;《飘》中瑞德·巴特勒的人物形象赏析[J];电影评介;2009年13期
6 李玲玲;;斯嘉丽与王佳芝之性格浅析[J];电影评介;2009年21期
7 朱芳;;An Analysis of Scarlett's Character in Gone with the Wind[J];大众文艺;2010年18期
8 周颜丽;;战争生存之道:《飘》人物形象分析[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36期
9 胡莉萍;;《飘》中斯嘉丽与梅兰妮的女性形象比较[J];才智;2014年25期
10 唐建怀;;美国文化价值核心的张扬——《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的性格魅力解读[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晓玲;中西文化互观下的姚木兰与斯佳丽[D];暨南大学;2010年
2 章峗;从目的论看傅东华《飘》译本的合理性[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3 张双凤;小说Gone With the Wind《飘》中的人物服饰解析[D];东华大学;2009年
4 李沙沙;论《名利场》和《飘》中的女性形象[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5 曹佩红;《飘》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6 赵晓鸥;乱世中的玫瑰[D];河北大学;2008年
7 林赫;《飘》中女性意识的觉醒[D];吉林大学;2012年
8 刘飞;《飘》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9 查志英;试论“乱世佳人”的成长历程[D];南昌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鲁石;;漫议对外宣传的形象塑造[J];对外大传播;1999年01期
2 严正道;杨道富;;试析唐游侠诗中侠之形象塑造[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海风;;贵在出新——谈宋晓翔的形象塑造[J];戏剧创作;1979年02期
4 李梅;;从孙悟空的形象塑造看其本质性格对社会环境的依赖性[J];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2007年02期
5 李宏涛;;中国军队海外媒体形象塑造探析[J];对外传播;2013年04期
6 吴荫循;;凌老师形象塑造漫笔[J];电影新作;1983年03期
7 李兴叶;“时代的生活与情绪的历史”——浅谈《血,总是热的》等影片的社会意义与形象塑造[J];当代电影;1984年01期
8 岳正发;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方法在艺术形象塑造中的应用[J];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96年02期
9 崔国统;;浅谈郑屠形象塑造[J];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2008年06期
10 张德学;;李逵形象塑造的“失”的异议——和董源同志商榷[J];昆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发动;孙新波;;基于CIS战略的MBA教育形象塑造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市场营销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2 杨爱梅;;浅析老年人的形象塑造[A];老年学论文集——福建省首次老龄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5年
3 智瑞芝;董雪旺;;山西省区域形象塑造探讨:一个新的理论视角[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何永彬;;地域旅游形象塑造与营销研究[A];2005年滇黔桂三省区五州市气象协作区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初奎臣;王省;;浅议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形象塑造[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秦志刚;中企海外形象塑造应时得力[N];国际商报;2014年
2 贾国祥;当下军人形象塑造之我见[N];文艺报;2013年
3 李士谦;回归自然的形象塑造[N];中国集邮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姜业庆;地区形象塑造走进大数据时代[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5 高建国;军队转型与军人形象塑造[N];解放军报;2008年
6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副秘书长 单鹏;保险行业形象塑造的传媒视角与策略[N];中国保险报;2013年
7 丁亚鹏;品牌应重视形象塑造[N];市场报;2000年
8 北京市委党校 李娜;网络时代干部形象塑造途径[N];中国组织人事报;2014年
9 胡小伟;读《警察形象塑造论》[N];人民公安报;2001年
10 上海市闸北区人民法院 钱锡青 刘德林 孙建国;加强法院文化建设 塑造城市精神[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瑜;社会工作机构微博在专业形象塑造方面的作用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刘安安;我国“00后”明星的媒介形象塑造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3 张涛;物价部门政府形象塑造问题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4 廖灿;高职院校女大学生角色转换及其形象塑造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5 李长文;论媒体在中国形象塑造中的作用[D];黑龙江大学;2013年
6 贾冰;媒介农民形象塑造[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俊玲;地方高校核心竞争力及其形象塑造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杨嘉鹏;大学生形象塑造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4年
9 王琴;政府微博对政府形象塑造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10 赵,
本文编号:22391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239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