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落文化,两种歌吟——哈代与路遥乡土小说思想基调之比较
[Abstract]:Hardy and Lu Yao are the representative writer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local literature. They are in the same period of social change in which the local culture is eroded by industrial civilization. They have created their own artistic world, Wessex and the Yellow Land of Northern Shaanxi.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al traditions, the two writer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on the ideological tone. Hardy's novels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fatalism of ancient Greek tragedy. The peasants in his novels are at the mercy of fate and often fall into the end of destruction. The peasants in Lu Yao's novels have made a modern interpretation of Confucianism.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wave of reform, they have the courage to grope for hard work, do not fear the ups and downs of the fate, and always strive to control their own life. Hardy and Lu Yao painted a panorama of society for the peasants who were living in adversity. Although the tone was different, they were concerned about the fate of the little people in the big age, pondering over their living conditions and value order. It reflects the confusion and predicament of contemporary people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作者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甘肃省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3B-027) 兰州交通大学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11055)
【分类号】:I106.4-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任良耀;精心建构的艺术世界——哈代、福克纳和加西亚·马尔克斯之文本结构初探[J];外国文学;200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范祥涛;《苔丝》三种译本的比较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2 钟文;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的艺术对比[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3 洪流;透视人物心灵的窗口——论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中独白的运用[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钟文;威塞克斯——哈代所创造的独特艺术世界[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高巧琢;;作家创作中的“乡土”潜意识与智者形象生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刘治国;曾朝霞;;沈从文与哈代笔下女性形象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章燕;;新中国60年华兹华斯研究之考察与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8 李艳梅;;国内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状况分析[J];北方论丛;2007年01期
9 郭勉愈;《唐文粹》"铨择"《文苑英华》说辨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罗长青;;从就业制度的角度解读《绝对信号》[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任小行;;《古本水浒传》中金乡县柴世宗庙谈片——兼谈赵、柴、郑结义故事的演变及在民间的影响[A];水浒争鸣(第十四辑)[C];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沈其旺;中国连环画叙事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3 安朝辉;汉晋北地傅氏家族与文学[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5 刘雪莲;天花藏主人及其小说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6 南哲镇;唐代讽谕文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沈文凡;排律文献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裴艳艳;王安忆小说主题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9 陈亚平;感伤: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体验与表达[D];扬州大学;2007年
10 卢玉玲;文学翻译与世界文学地图的重塑[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玉杰;周必大散文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李茜茜;李世熊散文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菲;叙述中的偏执想象[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于倩;在悲剧感中品味生命的含义[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锐红;杜诏及其词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张平;潘德舆及其诗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陈泳涵;魏晋南北朝至今汉语对话体文学作品中道歉语演变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余卫星;张景祁词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朱银萍;顾元庆及其编刊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王西;薛雪诗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路遥知马力 日久见人心[J];健身科学;2002年06期
2 宗元;路遥与外国文学[J];小说评论;1998年06期
3 张群;;平凡的人生,不屈的抗争——析海明威式和路遥式硬汉风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4 王永奇;;论托尔斯泰和路遥笔下人物的道德完善倾向[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2期
5 张群;;虚无对和谐——试析海明威与路遥笔下硬汉的不同归宿[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年11期
6 黄俏;;乡土情深——试论哈代对路遥作品的启示[J];飞天;2010年04期
7 李建军;;自传与怀念的道理[J];文学自由谈;2008年02期
8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高慧燕;关于陕西作家在日本的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梁亚玮;行将消逝的乡村风情画[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2703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270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