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黑色幽默与身份构建——《伤心咖啡馆之歌》的狂欢化解读

发布时间:2018-10-16 16:20
【摘要】:《伤心咖啡馆之歌》这部著作里洋溢着众多欢乐因素,"做恶作剧的人是狂欢化的具化体现"。透过巴赫金狂欢概念,来解析这这部作品中狂欢的特点与主人公李蒙表哥这个恶作剧人物的性格,狂欢化与恶作剧者的话语摆脱了作品里村镇原本存在的阶级存在,是现代主义对村镇中的以往爱情与生存含义给出的幽默化反抗。
[Abstract]:The song of the sad Cafe is full of joys. Pranksters are the embodiment of carnival. Through the Bakhtin carnival concep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rnival and the character of the protagonist cousin Li Meng, the mischievous character of the protagonist, are analyzed. The revelry and the words of the prankster get rid of the existing class existence in the village and town. Modernism is a humorous resistance to the past love and the meaning of existence in villages and towns.
【作者单位】: 河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颖;狄建茹;;虚无的存在:论《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异化主题[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3年14期

2 何慧萍;;爱是无力的救赎——解读《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主题[J];科技资讯;2010年10期

3 荆兴梅;;《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开放性结构[J];新闻爱好者;2010年20期

4 侯静;;人性的物化 精神的荒芜——解读《伤心咖啡馆之歌》[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9期

5 陈昕;;《伤心咖啡馆之歌》中人物性别取向性焦虑的解读[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6 赵莉;;从精神分析角度解读《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中心象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孙娟;;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马文·马西形象的分析[J];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05期

8 黄洁;;《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形式策略[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9 贺春健;;绝望的孤独——试析《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孤独主题[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10期

10 曹长波;吕园园;;精神荒原里的跋涉者——《伤心咖啡馆之歌》解读[J];新余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婉婧;《伤心咖啡馆之歌》的怪诞色彩解读[D];兰州大学;2012年

2 侯燕华;《伤心咖啡馆之歌》的镜像解读[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3 杨宣宣;《伤心咖啡馆之歌》中阿米莉亚与李蒙的性别越界[D];中南大学;2009年

4 袁曦;《伤心咖啡馆之歌》的互文性解读[D];重庆大学;2006年

5 邓蒙蒙;《伤心咖啡馆之歌》的空间叙事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6 张寒冰;萨特存在主义视阈下对《伤心咖啡馆之歌》的解读[D];齐齐哈尔大学;2014年

7 张益荣;心碎的狂欢[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BAI SHAN;《伤心咖啡馆之歌》的存在主义解读[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3年

9 鲁淑兰;从拯救到灭亡:《伤心咖啡馆之歌》与《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认同与补偿[D];江南大学;2010年

10 赵娜;《心是孤独的猎手》和《伤心咖啡馆之歌》的酷儿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749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2749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2c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