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高丽、朝鲜诗歌创作中的《春秋》“华夷观”

发布时间:2018-10-18 16:02
【摘要】:自宋室败亡,蒙元入主中原,之后明太祖重掌华夏政权,俱反映了华夷之间的一种错综复杂的对峙关系。当时朝鲜半岛文人对于中原政权的更迭,夷狄入主中华,多有感触,他们每于诗文之中诠释《春秋》"大一统"精神,挥舞昔日"尊王攘夷"的旗帜,藉此表达尊崇汉族正统,并以维护华夏文化的传承为己任。高丽、朝鲜两朝使节通过出使明室,履行"慕王化"、"夷狄进至中国"的《春秋》大义,对其华夏文化身分的认同加以实践。但及至明朝覆亡,中原再度易主,面对以华夏为本位的文化秩序再次失守于夷狄,此时朝鲜文人已产生礼义文教由师法华夏至取法东方的意识,还提出重新界定文化地理重心的要求。
[Abstract]:Since the collapse of the Song Dynasty, the Mongolian and Yuan dynasties took over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n the Ming Taizu took over the Chinese regime again, reflecting a complicated confrontation between Huayi and Huayi. At that time, the literati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felt more feelings about the change of political power in the Central Plains and the entry of Yi Di into China. Every time they interpreted the "Unification" spirit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in their poems, they waved the banner of "respecting Wang Chun-yi" in the past, thereby expressing their respect for the orthodoxy of the Han nationality. And to maintain the heritage of Chinese culture as its own responsibility. Koryo, the envoys of the two Koreas carried out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of "Mu Wang Hua" and "Yi Di Jin to China", and put their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into practice through the emissary of the Ming Dynasty. But after the collapse of the Ming Dynasty, the Central Plains once again changed hands, and in the face of the cultural order based on China, the Korean literati once again lost their sense of propriety, culture and education from the teacher's law to the east. 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request of redefining the center of cultural geography.
【作者单位】: 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
【基金】: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优配研究金资助项目成果,项目编号:“HKBU245913”
【分类号】:I312.507.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斐;张浩逊;;唐代赠别习俗及其成因[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2 朱德军;;中晚唐直隶州制度的历史考察[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徐文杰;;解析学科馆员制度及其在中国的价值[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0年04期

4 邹淑珍;易辉煌;;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民办院校的师德建设[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龚书铎;;儒家的宽容与不宽容[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12期

6 沈有珠;;南朝时期陶渊明的升格文运——南朝时期陶渊明接受史的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7 唐景;韩愈历史学说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8 崔海东;;阳明南赣乡治检讨[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9 赵小波;;近代中国“民权”内涵演变考论:从维新到革命的话语转换[J];法学家;2015年02期

10 郭晓妮;;汉语常用词多义义场的历史演变初探——以动词“提”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昕;赵秉文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2 章小谦;传承与嫁接:中国教育基本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刘晗;《老子》文本与道儒关系演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4 谢超凡;俞樾诸子学与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彭雷霆;近代中国人的日本认识(1871-1915年)[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前;中古医书语词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林春虹;茅坤与明中期散文观的演进[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学迎;经济学视野下的宽容[D];山东大学;2009年

9 王效锋;唐代中期战争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杨生照;易道形而上学何以可能?[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亚芳;严羽诗体论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2 王拓;墨斗的传统造物艺术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1年

3 郭瑞蕾;唐代长安佛寺与诗歌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4 王易华;“文人之诗”—姚鼐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5 许刚;中国私家目录与时代学术文化[D];贵州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永洪;辨析王充思想体系中的矛盾[D];西南大学;2006年

7 赵民苍;唐甄民本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高威;陈傅良思想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9 赵梦;唐代咏鸟诗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陆娴;论唐宋古文与“文以载道”[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796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2796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8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