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诗性空间与体验危机

发布时间:2018-10-24 08:14
【摘要】:文艺的审美表现力某种意义上需要依靠诗性空间来实现。诗性空间对于文艺创作实践、审美意识形态研究具有的重要意义需要得到重视和挖掘。诗性空间本身的丰富内涵及其与文本特征、主观体验之间的互动关系需要更为细致而深刻地理解和阐述。随着审美观念的变化,诗性空间的功能意义及其审美体验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普遍现象,呈现出更为隐晦、病态的蜕变危机,从而从本质上深刻影响了当下文艺作品的审美特征。
[Abstract]:In a sense, the aesthetic expression of literature and art needs to be realized by poetic space.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poetic space for literary practice and aesthetic ideology research needs to be paid attention to and excavated. The rich connotation of poetic space and its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 text and subjective experience need to be understood and expounded more carefully and deeply. With the change of aesthetic concept, the functional meaning of poetic space and its aesthetic experience appear different from the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past, showing a more obscure, pathological metamorphosis crisis. In essence, it deeply influences th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works.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I10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南帆;;文学性、文化先锋与日常生活[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光福;赵瑜;;聊斋诗意例[J];蒲松龄研究;2006年01期

2 刘艳玲;;娇娜:栖居在精神家园里的一只美狐[J];蒲松龄研究;2009年02期

3 厚实;郭彤;;宫体诗与花间词文本生成背景比较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4 沃利青;;“移情”论与“意境”说比较[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陈祥明;;注重形式美与提高鉴赏力——中国绘画鉴赏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洪增流,彭发胜;诗歌语言的维度:“Image”与意境的差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7 叶旦捷;;《聊斋志异》的造境艺术[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8 俞香云;;“风清骨峻”新解——《文心雕龙·风骨》再阐释[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郑笠;;剥离与消解系统中成就的审美境界——从庄子“美学”到“庄子”美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吴玉红;;清秀神俊 韵逸洒脱——玄学对魏晋工艺美术风格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凯波;屈骚评论与汉代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厚平;美学视角下的文学翻译艺术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高刘巍;王世贞的园林实践与观念[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红红;庄子思想与魏晋时期中国文艺的自觉[D];暨南大学;2010年

7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高志明;通感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忠厚;文艺不是审美意识形态[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2 周忠厚;文艺不是审美意识形态[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3 童庆炳;怎样理解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文学理论教程》编著手札[J];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01期

4 周宁;英国“探索戏剧”的审美意识形态意义[J];福建艺术;2004年03期

5 周忠厚;;关于文艺是不是审美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J];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2004年00期

6 董学文;“审美意识形态”能成立吗?[J];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10期

7 马振宏;;论意识形态的文学审美属性[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8 郑保国;;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吗?[J];理论导刊;2006年10期

9 王家发;;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吗?[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李志宏;;“审美意识”加“形态”的理论实质——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的逻辑[J];高校理论战线;2007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心峰;;“审美意识形态”说与新时期艺术本质研究[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2 陈诚;;“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论浅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3 陈定家;;从“生产论”视角看“审美意识形态”说[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4 李永新;;身体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物质基础——伊格尔顿审美意识形态理论中的身体问题[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王杰;;当代中国语境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理论[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6 单小曦;;“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解构[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三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50年来文艺发展道路与21世纪文艺发展走向学术年会论文集汇编[C];2000年

7 周忠厚;;关于审美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A];马列文论研究——全国马列文艺论著研究会十九届、二十届、二十一届、二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8 张清民;;审美意识形态:历史贡献与理论局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五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马驰;;论文学的本质与审美意识形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10 王炜;;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本质再考辩的必要[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李咏吟;从审美幻象论到审美意识形态[N];文艺报;2013年

2 冯宪光;和谐社会建设与审美意识形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余虹 马元龙;意识形态·知识·底层[N];文艺报;2007年

4 鲁东大学 程勇;重建之路与“开疆拓土”[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马建辉;2007年文艺理论热点扫描[N];文艺报;2008年

6 仲呈祥;充分认识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N];人民日报;2013年

7 夏义生;多样性·时代性·先进性[N];文艺报;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红丽;文学:在“审美”与“意识形态”之间[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盛百卉;审美意识形态论[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胡丹;重审“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王毅;论审美意识形态与共产主义信仰培育[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5 辛艳丽;审美、意识形态与文学之关系[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熊华;《审美意识形态》中译本:接受与疏离[D];贵州大学;2008年

7 肖宏德;审美的政治寓意[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8 邱纯伟;新时期以来文艺意识形态问题的论争及启示[D];济南大学;2011年

9 雷然;八五新潮美术审美意识形态与文化选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秦咏梅;新时期文学审美本质论的提出与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908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2908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f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