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性别与族裔之声,政治与战争之思——2014年美国文学概述

发布时间:2018-10-24 12:39
【摘要】:2014年,美国女性作家延续了前一年的势头,继续呈现一派百花齐放之景,各大重要奖项、畅销书榜单以及最佳图书评选中,女作家也几乎与男作家平分秋色,其中不乏以处女作一鸣惊人的文坛新秀;另一方面,男性作家同样持续发力,在战争与政治题材上探索出新的观察与思考高度,少数族裔男作家尤其贡献了不少夺人眼球的作品,对于族裔与政治等主题的审视也达到了全新的深度与广度。
[Abstract]:In 2014, women writ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continued the momentum of the previous year and continued to present a landscape of flowers, with women writers almost equal to male writers in major awards, best-selling lists and best books. On the other hand, male writers continue to exert themselves to explore new levels of observation and thinking on the subject of war and politics. In particular, minority male writers have contributed a lot of eye-catching works, and the examination of ethnic and political themes has reached a new depth and breadth.
【作者单位】: 上海译文出版社;
【分类号】:I712.0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双如;;族裔、文化身份追寻中的超越与传承——从任璧莲的《爱妾》说起[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2 王卓;;边缘地带的先锋:美国族裔文学语境中的美国非裔文学[J];山东外语教学;2012年06期

3 ;菲律宾国父黎刹族裔首次回乡谒祖[J];八桂侨史;1999年02期

4 张琼;;稽远钩沉 意义深长——维尔纳·索勒斯关于美国族裔文学与美国文化研究的讲座[J];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04期

5 朱全红;“9·11”之后的美国族裔群体与外交政策[J];南都学坛;2004年05期

6 陶家俊;;现代性的后殖民批判——论斯图亚特·霍尔的族裔散居认同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7 邹威华;;族裔散居语境中的“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以斯图亚特·霍尔为研究对象[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陈广兴;;“真实”的谎言——从《抹除》看美国族裔文学的困境[J];外国文学评论;2010年02期

9 华莹;;《高级英语》中族裔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研究[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8期

10 彭卓丽;曾艳钰;;从族裔散居角度看华特·莫斯里《黑人贝蒂》中的文化融合[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施琳;马迎雪;;当前美国的族裔冲突及其多样化应对机制研究[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杜枫;李志刚;;中国城市的非洲族裔区经济:以广园西路为例[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 泓;美国的族裔格局与族裔政策刍议[N];学习时报;2005年

2 施琳 马迎雪;美国是如何处理族裔冲突的[N];中国民族报;2011年

3 一娴;正确对待族裔身份[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2年

4 王悠然 编译;新西兰族裔间不平等状况加剧[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施琳(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美国人的族裔观[N];中国民族报;2001年

6 田建明;回避“民族”的美国民族政策[N];中国民族报;2007年

7 高原;糖尿病高发族裔祸首并非遗传[N];人民日报;2007年

8 刘力达;法兰西:“隐性”的民族与“显性”的民族问题[N];中国民族报;2010年

9 赵琼;谁动了我的课本?[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10 ;华媒吁联手抗争“逆向歧视”[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增美;族裔性与文学性之间[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爱民;美国多元文化主义起源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志远;散居族裔对原居国外交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0年

2 郑毅;散居族裔批评视域下的《梦娜在希望之乡》[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潘睿;超越族裔性:李立扬诗歌的诗学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4 赵明利;多元文化语境下的族裔身份:任碧莲作品《爱妻》的多元文化解读[D];厦门大学;2007年

5 叶珍;非白人文学母女写作中的族裔文化认同[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嫣然;挣脱族裔枷锁 展现多元文化[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屈郡;价值转变、中心消解和成功皈依[D];武汉大学;2006年

8 彭薇;主人公身份的回归[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9 谢燕燕;族裔内外的探寻[D];厦门大学;2009年

10 章晶;从父辈到子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91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291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f1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