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喧哗与骚动》中的女性形象探析

发布时间:2018-10-26 08:49
【摘要】:威廉·福克纳《喧哗与骚动》一书中,对康普生夫人、其女儿凯蒂以及女佣迪尔西等三位女性的形象进行了刻画,其中康普生夫人和凯蒂的形象秉持福克纳一贯的风格非常负面,而女佣迪尔西的形象则成为人性的希望。本文通过对其进行具体分析,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康普生家族的衰亡原因乃至其主要家庭成员悲剧的成因。
[Abstract]:William Faulkner's the Sound and the Fury depicts the images of three women, Mrs. Copson, her daughter Katie and her maid, Dilsie. Among them, the image of Lady Compson and Katie is very negative with Faulkner's consistent style, while the image of maid Dilsy becomes the hope of human nature. Through the concrete analysis of this article, readers can better understand the causes of the decline and death of the Compson family and the causes of the tragedy of its main family members.
【作者单位】: 西安医学院人文科学系;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闵信洲;;《喧嚣与骚动》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3期

2 徐磊;韩国勇;;无声的反叛:解读《喧哗与骚动》中凯蒂的女性形象[J];学理论;2011年3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郭爱东;《喧嚣与骚动》中的女性形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闵信洲;;《喧嚣与骚动》中的几个女性形象分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3期

2 张丽媛;;过去、现在和未来——解读《喧哗与骚动》中女性角色的象征意义[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马岚;一曲美国南方没落贵族的挽歌——评威廉·福克纳的《喧嚣与骚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 朱振武;夏娃的毁灭:福克纳小说创作的女性范式[J];外国文学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春燕;对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中女性群像的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郭爱东;《喧嚣与骚动》中的女性形象[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利萍;谈《喧哗与骚动》中的时间[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钱中丽;《喧哗与骚动》中时间的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4年01期

3 张显凤;隐蔽的母亲——《喧哗与骚动》中的女性形象剖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7期

4 廖白玲;《喧哗与骚动》:一个现代寓言[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5 何颖;关于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时间观的再认识[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6 钱中丽;从《喧哗与骚动》的人物探察福克纳的内心世界[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陈捷,高红;论《喧哗与骚动》的象征模式和圣经隐喻[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8 朱振武;吴晟;;《喧哗与骚动》与弗洛伊德的美学思想[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9 蔡芳;李颖芬;;论《喧哗与骚动》的杂乱有章[J];南昌高专学报;2006年06期

10 段水红;;试论《喧哗与骚动》中的基督教影响[J];文史博览;2006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钱亚萍;;福克纳的生态女权主义观——以《喧哗与骚动》为例[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2013年卷)[C];201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苏童;不好读也不放弃[N];中华读书报;2007年

2 邹海仑;中国福克纳文学介绍的开山者和集大成者[N];中华读书报;2005年

3 杨鸥;心系福克纳的李文俊[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m 波;乱中求序—《喧哗与骚动》的文体特质[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琴;《喧哗与骚动》的神话原型解读[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2 侯建芳;《喧哗与骚动》的“史诗”地位[D];兰州大学;2010年

3 刘莉;《喧哗与骚动》:一种柏格森的绵延论解读[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田平;《喧哗与骚动》的解构叙事[D];安徽大学;2003年

5 王莉;不懈的探索者: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与《押沙龙,押沙龙!》[D];浙江大学;2004年

6 姜波;论《喧哗与骚动》中时间结构的合理性[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7 莫小英;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与现代基督教末世思想[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付颖;从生命哲学视角解读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D];江南大学;2012年

9 朱鹊飞;论《喧哗与骚动》中的时间叙事策略[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刘志翔;《喧哗与骚动》中的女性人物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95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295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f8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