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体与东方思想——论越南《玉井莲赋》与中国《子虚》、《上林》赋
[Abstract]:Vietnam Mo Ting Zhi's Yu Jing Lian Fu and Chinese Sima Xiangru Zi Xu Fu and Shanglin Fu all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Its literary significance lies not only in its achievements in literature and art, but also in its significance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in a specific tim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two works from the angle of cultural though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nd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Fu and the Fu of Han Dynasty in Vietnam,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discus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ental thought expressed by the Fu.
【作者单位】: 胡志明市师范大学语言文学系;
【分类号】:I10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钟逢义;越赋纵横(续)[J];解放军外语学院学报;199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孔令梅;;道教承负说浅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瞿林东;论魏晋至隋唐的历史文献学思想[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刘克;;汉代画像石中的佛教环境生存智慧[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4 曹洁;;宋跋本王仁f+《刊谬补缺切韵》音注补苴[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段伟;;西汉黄河水患与防治制度的变迁[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6 段伟;;救灾方式对中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影响——因灾录囚及其对司法制度的破坏[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7 刘洋;;汉代“不道”罪考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李和平;;略论古代西域文化对汉语的影响[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9 马育良;;六安双墩一号汉墓墓主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吴孔军;简析孙吴时期安徽境内的山越[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立柱;;说“国必依山川"[A];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学术研究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姜建红;;《汉语大词典》释义以今律古现象札记二则[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孙孝忠;;汉代的黄白术及其流派[A];整理、传承、发展——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的新思路——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4 丁媛;张如青;;《黄帝内经》与出土的秦汉式盘、式图[A];整理、传承、发展——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的新思路——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次中医医史文献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5 张晖;;论王夫之的“诗史”理论[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二十四辑)——中国文论的常与变[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达淮;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郑岩;魏晋南北朝壁画墓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王泽文;春秋时期的纪年铜器铭文与《左传》的对照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张振龙;建安文人的文学活动与文学观念[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陈博;从理想社会构思到社会政治实践——黄老思想与汉初政治[D];西北大学;2003年
6 胡晓薇;道与艺——《庄子》的哲学、美学思想与文学艺术[D];复旦大学;2003年
7 杨运鑫;多中心大学制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郝黎;唐代官吏惩治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9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王丽英;道教南传及其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延娟芹;《晏子春秋》艺术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施建军;神仙·游仙诗·曹氏父子[D];郑州大学;2001年
3 梁锡锋;汉代的《诗经》学与政治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4 庄筱玲;魏晋南北朝拟古诗初探[D];厦门大学;2001年
5 霍炬;董仲舒与西汉前期文论理论前提的建构[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6 李霞;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7 陈庆明;论汉代文学自觉因素的积淀及其价值[D];新疆大学;2002年
8 逯万军;略论东汉前期的经学[D];郑州大学;2002年
9 杨春蓉;唐代大理寺述论[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10 杜志强;萧绎及其《金楼子》论稿[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W,
本文编号:22976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2976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