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大众文学的代表者——莫言与村上春树

发布时间:2018-11-02 09:12
【摘要】:莫言和村上春树在各自的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形成了莫言现象、村上现象。这两位世界文学大家在写作立场上貌似迥然不同,然则在文学创作、思想意识等方面存在诸多的相似与暗合之处。无论是诺奖得主、现代乡土作家的莫言也好,还是诺奖的"陪跑者"、现代日本文学大家的村上春树也罢,尽管表现手法各有不同,但在个人创作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两位都是大众文学的代表者,以大众的视角,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大众的心声,在这一点上,他们是一致的。
[Abstract]:Mo Yan and Murakami have formed Mo Yan phenomenon and Murakami phenomenon in their respective countries and even the world. The two world literature people seem to be very different in their writing positions, but there are many similarities and hidden similarities in literary creation, ideology and so on.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 Nobel Prize winner, Mo Yan of the modern local writer, or the Nobel Prize's "companion runner," or Haruki Murakami of the modern Japanese literature, despite their different ways of expression, there are striking similarities in personal creation. Both of them are representatives of popular literature, reflecting the aspirations of the masses in different degre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sses, and they are in agreement on this point.
【作者单位】: 安徽外国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2013年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莫言作品在日本的传播与影响研究”(2013SQRW089ZD)
【分类号】:I106.4-0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涛;;如何叙述新中国的历史 《共和国往事》与《生死疲劳》对读[J];上海文化;2011年05期

2 田松林;;致敬与借鉴——浅析《生死疲劳》的创作经验[J];青年文学家;2012年03期

3 胡守贵;;浅谈莫言小说叙事的民间立场[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4期

4 周景雷;;长篇小说的难度——以《尘埃落定》和《秦腔》为例[J];山花;2010年05期

5 夏鑫;;析莫言《生死疲劳》的荒诞叙事[J];山花;2010年18期

6 徐红妍;;《生死疲劳》:对民间与历史的另一种把握[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7 徐红妍;;对民间与历史的另一种把握——评莫言的《生死疲劳》[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8 高翠英;;《生死疲劳》中的“莫言”形象[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曹乃玲;;莫言长篇小说《生死疲劳》修辞特色分析[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胡艳芬;;莫言言风与味道[J];求索;2012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颜水生;;历史的寓言性——莫言小说“种的退化”主题新解[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学谦;;鳄鱼的“血地”温情与狂放幽默——莫言散文的故乡情结与恣肆反讽[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04期

2 葛浩文;吴耀宗;;莫言作品英译本序言两篇[J];当代作家评论;2010年02期

3 殷罗毕;;封闭在历史洞穴中的想象 《蛙》与莫言暴力史观的限度[J];上海文化;2010年05期

4 赵勇;;莫言与诺奖·文学与政治·作家与知识分子——北师大文学专业研究生的课堂讨论[J];粤海风;2012年06期

5 阮直;;莫言的跨越[J];学习月刊;2012年21期

6 曹顺妮;;莫言的世界[J];中国企业家;2012年21期

7 韩超;;看莫言如何被消费[J];中国企业家;2012年22期

8 汪二;;有感于莫言获奖[J];中国新时代;2012年11期

9 ;莫言获奖,文学还在路上[J];西部大开发;2012年10期

10 ;文学振兴 自莫言始?[J];浙江经济;2012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江楠;;莫言:得诺奖让我惊奇又惶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2 张志忠;;跨越时空的文学对话——评《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06卷[C];2006年

3 ;作家评论家共话莫言获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4 白烨;;莫言获诺奖引发的一些思考[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6)[C];2012年

5 郑周明;;是“幻觉”还是“魔幻”?——对莫言诺奖授奖词翻译的辨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6)[C];2012年

6 刘正伟;;我看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6)[C];2012年

7 杨扬;;讲故事与听故事——评《木匠与狗》[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8 陈欢欢;;莫言与诺奖[A];共识(2012秋刊08)——创新边疆民族宗教治理 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2013年

9 ;中国作家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10 ;中国作家协会对莫言荣获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发表贺辞[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5)[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姜楠;莫言印象[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

2 本报记者 吴小曼;莫言我不是一个大作家[N];华夏时报;2005年

3 本版撰稿 彭治国;莫言:当作家,因为想吃肥肉馅饺子[N];华夏时报;2005年

4 小月;回归文学本身,莫打“莫言牌”[N];中国民族报;2012年

5 樊发稼;有感于莫言荣膺诺奖[N];中国艺术报;2012年

6 记者 付小悦;莫言获奖或将推动“文学热”[N];光明日报;2012年

7 佘宗明;莫言,一只吟唱的“蛙”[N];海口晚报;2012年

8 司马心;“莫言热”中一点忧[N];解放日报;2012年

9 吴明泉;别捆绑莫言[N];人民公安报;2012年

10 黄波;祝贺莫言, 请少点莫名的方式[N];深圳特区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广远;莫言的文学世界[D];吉林大学;2010年

2 宁明;论莫言创作的自由精神[D];山东大学;2011年

3 廖增湖;沸腾的土地——莫言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朱宾忠;福克纳与莫言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何媛媛;莫言的世界和世界的莫言[D];苏州大学;2013年

6 杨枫;民间中国的发现与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7 斋藤晴彦;心理的结构与小说[D];复旦大学;2012年

8 南志刚;叙述的狂欢与审美的变异[D];苏州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红莉;莫言,,民间的行吟歌者[D];苏州大学;2004年

2 王佳慧;批评视域中的“莫言形象”演变[D];渤海大学;2012年

3 姜静;暴力的狂欢—论莫言的暴力叙事[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4 张夏威;莫言对语文教育的启示[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5 巴俊玲;论莫言小说中的故乡想象[D];青岛大学;2008年

6 马斐;论莫言作品的狂欢美[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梁玫;莫言的农民观及其小说中农民形象的塑造[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8 胡群昌;山东方言在莫言作品中的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9 田正华;独特的经验造就独特的声音[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方川;莫言文学创作的民间视野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055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3055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