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瓦尔登湖》中的世界主义思想

发布时间:2019-01-05 12:04
【摘要】:亨利·大卫·梭罗,这个在出道初期只被认为是爱默生的小学徒和一个试图返祖归林的“怪人”已经成为了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梭罗的代表作《瓦尔登湖》详细地记录了他那段被人们议论纷纷的隐居生活。在那段时间里,梭罗远离了城市的繁杂与喧嚣,沉浸在大自然中,每日三省其身,展开了一段感知自我、感知社会、感知文化的奇异旅程。自从《瓦尔登湖》出版起,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其都有不同的理解,各种阐释极大地丰富了其内涵。本文依据当代世界主义理论框架,试图从一个更广阔的全球的视角去解读梭罗的经典作品《瓦尔登湖》。这种研究视角在学术界越来越受到重视,也越来越普遍。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全球联系的不断强化和深化,学术界开始重新关注古希腊的“世界主义”概念——即任何个体把自身看成是世界公民的可能性。梭罗在作品中写道,当看到满载异国货物的列车从他身边经过时,那一刻,他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世界公民。探索梭罗作品中的世界主义思想能够引发我们去思考汤姆林森的观点,即把世界主义这个概念建构成为一个理想——让它在当今全球化世界里充当道德力量。梭罗对于世界主义者的思考不仅仅能为读者提供一个解读其作品的有益角度,同时也能对世界主义理论的完善做出贡献。尽管梭罗本人的生活基本局限在他的故乡康科德,他的世界观却没有因此而变得狭隘。《瓦尔登湖》撰写于十九世纪中期,那时候的美国正在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动荡不安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形势其实是一场由多国的快速工业化和重大科技突破所推动的早期全球化进程。移民潮不断涌现,世界贸易不断拓展,国际往返变得频繁:不断深化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促使人们进行全球性思考。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梭罗积极地参与到了这个进程中,并且在与各种力量进行角斗的过程中培养了世界主义的思想倾向。本文试图从三方面去阐释梭罗的世界主义思想,这三方面也分别构成本文的三个主要篇章。首先,梭罗对他国文化表现出了一种开放接纳的态度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对多国文化和风俗的广泛理解,主要体现在他对印第安文化、黑人文化、东方文化以及世界旅游文学的强烈热爱和深刻理解。他积极倡导文化多样性,反对文化同质性。同时,他与自己的母文化和异域文化均展开了深刻的对话,他固有的文化观念不断地受到冲刷和改变。他批判性地看待自己的母文化并质疑关于其他文化的固有观念和偏见。这使得他能够利用异族文化的集体智慧去实现他成为一个更完善的人和构建一个更美好的美国的理想。更重要的是,他与整个世界的文化认同催生并且强化了他更广泛的道德责任感。他不仅肩负起自己作为人类社会公民的职责,同时也承担了作为大自然的一份子的责任。他表达了对同类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并严厉批判了导致这种状况发生的社会原因。他还创造性地把“人性”的概念拓展到大自然这个范围内,因而义不容辞地把大自然也纳入了他的世界主义体系内。只有当梭罗世界主义思想的三方面都得到应有认识和全面理解的时候,我们才能够把梭罗身兼自然作家,社会改革家和文化批评家的多样化文化身份连贯地理解为一个统一的道德努力,才能够与时俱进地理解梭罗作品的丰富内涵,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世界主义的时代意义。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712.07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文钦;;重返大自然的心灵之湖——读《瓦尔登湖》[J];农电管理;2009年09期

2 陈爱华;;时间的玫瑰:国内《瓦尔登湖》翻译出版情况研究[J];中国出版;2011年08期

3 何玉蔚;;《瓦尔登湖》与中国大学教育的缺失[J];文学教育(上);2012年02期

4 李毅;对《瓦尔登湖》中译本的几点意见[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4年06期

5 冯亦代;宁静的《瓦尔登湖》[J];读书;1997年11期

6 艾萍娥;;试论《瓦尔登湖》中的简朴生活[J];短篇小说(原创版);2014年14期

7 杜爱民;;寻找《瓦尔登湖》[J];中华散文;2006年08期

8 刘宝;;生态和谐之美与理性之光——《瓦尔登湖》的美学艺术赏析[J];考试周刊;2011年57期

9 张群芳;《瓦尔登湖》的生态意蕴[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10 龚晓辉;进入《瓦尔登湖》[J];名作欣赏;2005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杨晓宁;;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传统主义批评解析《瓦尔登湖》[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黄波;《瓦尔登湖》的仿制品还有意义吗?[N];工人日报;2007年

2 吴锡平;心灵和现实的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3 赵荔红;三格客栈:《瓦尔登湖》似的生活[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4 深圳商报记者 夏和顺;《白纸黑字》抒写中国《瓦尔登湖》[N];深圳商报;2012年

5 徐春培;静湖之思[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2年

6 张少恩;阅读《瓦尔登湖》[N];工人日报;2002年

7 杨灏;一生中的一本书[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8 黄里;美国自然文学——感触与我们平行的世界[N];四川日报;2014年

9 孙  群;如水淌过心灵的文字[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兰守亭;《瓦尔登湖》:梭罗独居湖畔孕育出的珍珠[N];中华读书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采国润;《瓦尔登湖》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学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2 张霞玲;奈达功能对等视角下对《瓦尔登湖》两个中译本的对比研究[D];中北大学;2016年

3 罗媚媚;论《瓦尔登湖》中的世界主义思想[D];南京大学;2013年

4 赵英;《瓦尔登湖》生态思想和中国的接受[D];厦门大学;2009年

5 王巍;《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范钦佩;《瓦尔登湖》—生态思想和实践的朝圣历程[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张辉;多元文化语境中徐迟译《瓦尔登湖》的现代诠释[D];中南大学;2006年

8 陈晨;《瓦尔登湖》的生态伦理思想解读[D];扬州大学;2008年

9 邹玲平;《瓦尔登湖》的生态美学思想[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蔡菊平;《瓦尔登湖》的生态叙事—湖泊书写[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017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4017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7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