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的伦理:《火山情人》的叙述修辞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first two novels, Sontag's third novel, the Volcano Lover, has gained more recognition from readers and critics, and is considered "the most satisfactory work" by Santage himself. The selection of historical themes and a large number of recognizable author reviews make the work a moral story. Obviously, Sontag is not a traditional realistic writer, let alone a preaching method to convey a moral idea. By using the method of ethical criticism, the author thinks that Santagh has made full use of the author narrator, the plural focus and the feminization perspective in the Volcano Lover to present a kind of ethics of viewing.
【作者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
【分类号】:I712.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尚必武;;叙述聚焦研究的嬗变与态势[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2 何立伟;;长沙岁月[J];文化月刊;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万敏;;戴维·赫尔曼的认知叙事学思想[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张大道;刘瑶;;桑塔格翻译观视阈下的典籍英译[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1期
3 周红莉;;写作教改:从问题出发[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4 孙燕;;反对阐释与解构主义[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粟颖;;把摄影展览搬到网上——网络中的图片传播分析[J];当代艺术;2013年01期
6 唐蕾;;自由与规训——评《看得见风景的房间》中福斯特二元悖论思想[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7 郭晓林;;论《局外人》的叙述时间与叙述视角[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7期
8 朱静宇;;胡安·鲁尔福“神性之作”的启悟——以阎连科的《日光流年》为例[J];当代作家评论;2013年05期
9 高文惠;;《鲁宾逊漂流记》的认识结构及其模仿式颠覆[J];德州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10 李娜;;鲁迅小说《示众》之再解读[J];长城;2013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荣;超拔精神与凄美命运—路翎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2 孙燕;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丹凌;苏珊·桑塔格新感受力美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邹操;后现代主义艺术观[D];吉林大学;2008年
5 冯令刚;从他者观看到自我观看[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6 尚必武;詹姆斯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7 杨若虹;中国当代西部散文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林莺;张爱玲文学语言中的隐喻[D];复旦大学;2010年
9 王建成;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李刚;20世纪90年代中国散文与知识分子自我认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辉;“美国公众的良心”[D];湘潭大学;2010年
2 陈金;寻找自我[D];暨南大学;2011年
3 谢云霞;论苏珊·桑塔格的“形式美学”思想[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黄琳;“写在水上的”生命体验[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解元勋;桑塔格艺术阐释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6 李智慧;批评的价值重估[D];温州大学;2011年
7 周柳;试论“大师的批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陈倩;多重身份与反对阐释[D];河北大学;2011年
9 田艳;苏珊·桑塔格生活化文学观研究[D];西安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孙晔;对美院学生油画创作问题的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伟东;;苏珊·桑塔格《论摄影》 摄影艺术的社会文化解读[J];科教文汇;2004年01期
2 顾铮;“照片就是我们”:苏珊·桑塔格的奋斗与悲哀[J];社会观察;2005年03期
3 王秋海;形式与历史的契合——桑塔格对“法西斯主义美学”的批判[J];当代外国文学;2005年03期
4 吴锡平;反抗隐喻的病痛——读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出版参考;2005年06期
5 王秋海;桑塔格:"激进"语境下的美国实验派作家[J];外国文学;2005年01期
6 吴锡平;反抗隐喻的病痛——读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书屋;2005年01期
7 张昭然;;左派自由主义诔——怀念桑塔格[J];书城;2005年Z1期
8 覃慧宁;;如何揭示被“隐喻”遮蔽的真实——评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J];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02期
9 曾阳萍;;《反对阐释》:苏珊·桑塔格的形式美学宣言[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李碧芳;;试论苏姗·桑塔格对阐释理论的批判[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曾阳萍;;《反对阐释》与后现代主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凌越;纪念桑塔格[N];深圳商报;2005年
2 书评人 思郁;桑塔格的思想肖像[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3 姚君伟;请桑塔格母子作序[N];中华读书报;2012年
4 张艺;苏珊·桑塔格:站在文化的废墟上感受、书写[N];文艺报;2014年
5 张昭然;谁是苏珊·桑塔格?[N];中国邮政报;2004年
6 本报特约记者 张卫华;有多少人爱她就有多少人恨她[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7 张一帆;为公众写作的人[N];经济观察报;2005年
8 覃里雯;苏珊·桑塔格:游荡的母狮[N];经济观察报;2005年
9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 程巍;苏珊·桑塔格:作为驱鬼者的文化批评家![N];社会科学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凌俊;苏珊·桑塔格作品成阅读热点[N];文学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文钢;苏珊·桑塔格批评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2 王建成;桑塔格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莉;“沉默”的言说[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王秋海;反对阐释[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5 陈英;毁灭、建构与超越:苏珊·桑塔格虚构作品中死亡疾病主题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6 柯英;存在主义视阈中的苏珊·桑塔格创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梅丽;作为解放手段的文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8 周静;新感受力四重奏[D];浙江大学;2011年
9 孙燕;后现代主义与反阐释理论[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峰;苏珊·桑塔格政治活动及评论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2 席玮;苏珊·桑塔格关于大众文化的三维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3 束菲;知识分子桑塔格[D];云南大学;2010年
4 谢云霞;论苏珊·桑塔格的“形式美学”思想[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徐越;追寻理想的自我—对《在美国》中苏珊·桑塔格的自我观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甘丽;桑塔格作品中的美学内涵[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7 解元勋;桑塔格艺术阐释理论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陈芬;苏珊·桑塔格批评思想转型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魏玉霞;苏珊·桑塔格的批评观及其文化视境[D];黑龙江大学;2012年
10 王菲;苏珊·桑塔格“沉默美学”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271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4271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