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画像》的伦理批评解读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飞;;明代范仲淹画像考证[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年07期
2 让·雅克·卢梭;;我的画像[J];散文选刊;2011年08期
3 白衣水生;伏;;悲伤的公主[J];男生女生(金版);2009年07期
4 陈榕;;戴着面具的灵魂——The Master[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11年08期
5 刘薇;;文字的传承与影像的转化——以1997年电影版《鸽翼》为例[J];电影文学;2011年14期
6 童晶;;亨利·詹姆斯在《贵妇画像》中对伊莎贝尔的描写浅析[J];华章;2011年17期
7 虽然;;女儿画像[J];人生十六七;2002年04期
8 尹宝燕;;Singapore 平面画像的立体演绎[J];明日风尚;2011年07期
9 马元龙;;螺丝被谁拧紧?——亨利·詹姆斯《螺丝在拧紧》的三种解读[J];文艺研究;2011年07期
10 韩笑;;试析《丛林猛兽》男性人物的性别倾向[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文;王锦生;;四川汉代画像中的导引图——“鸟伸”[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浩;;孝子丁兰“刻木事亲”形象的演化[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郑岩;;墓主画像研究[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4 唐长寿;;四川乐山麻浩“阳嘉三年”墓石刻调查[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冯茜;;堕落的“浮士德”——《道连·格雷的画像》与《驴皮记》之比较[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6 付成金;邱龙凡;;从汉代双鱼画像论韩国普州太后许氏的国籍[A];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上)[C];2004年
7 颜开明;;四川新津出土画像石棺[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牛天伟;;“伏羲女娲执规矩”画像之象征寓意浅探[A];大汉雄风——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姚智远;徐婵菲;;儒教神学对两汉之间丧葬画像的影响[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滕振坤;;铅山县西山辛姓族藏《稼轩公画像》考[A];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伏昕;陶校兴画像[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2 本报专稿 向平;奥巴马总统像不用油画用数码照[N];世界报;2009年
3 过传忠;天安门重现中山画像,好![N];联合时报;2011年
4 毛尖;你的心已经干涸在你的写作中[N];东方早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王学良 实习生 毛予菲;天安门巨幅画像绘制揭秘[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6 黄华平 郑东兴 夏吉龙;党员“公开承诺” 群众“打分画像”[N];解放军报;2009年
7 朱进;借助基因标记为嫌疑人画像[N];人民公安报;2010年
8 温庆友;绘影神探姚殿义[N];人民公安报;2010年
9 特约记者 钟魁润;张凯机组:为玉树地震“画像”[N];中国国防报;2010年
10 天一;给互联网“画像”[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黎;孤独的自我反思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陈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罗二虎;西南汉代画像与画像墓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4 魏新俊;亨利·詹姆斯的心理现实主义小说及其影响[D];河南大学;2007年
5 关重;享利·詹姆斯小说的成长—认知主题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6 肖冰;人脸画像—照片的合成与识别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建新;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的电影改编[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6年
8 买琳燕;从歌德到索尔·贝娄的成长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马晓俐;茶的多维魅力[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刘茂生;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莉;《一位女士的画像》的空间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雅琼;《女士画像》的伦理批评解读[D];复旦大学;2011年
3 韩伟杰;叙事理论视阈下《一位女士的画像》主题阐释[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傅国铟;亨利·詹姆斯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哲思[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高威风;论亨利·詹姆斯小说中母性的缺失[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旭芬;亨利·詹姆斯早期小说中的美国新女性群像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佼佼;多重的亨利·詹姆斯的文学形象[D];苏州大学;2012年
8 祝敏;[D];浙江大学;2003年
9 付萱;论亨利·詹姆斯的现实主义独创性[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刘俊;论亨利·詹姆斯叙事理论对其创作的影响[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6733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733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