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恩斯小说历史观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源;;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J];民主与科学;2011年03期
2 陈定坚;;近二十年来毛泽东历史观研究综述[J];党史文苑;2011年12期
3 翁永曦;;读《改造我们的文化历史观》[J];炎黄春秋;2011年07期
4 陈丽丽;;马克思与黑格尔对历史理解的差异[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6期
5 姚卿善;;从唯物史观的视角看朱执信的历史观[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6 康小红;;“历史”在新写实小说中的作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2期
7 邓龙奎;;马克思早期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超越[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朱君;刘峰;;历史在史实与话语之间[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7期
9 舒江华;;马克思人道主义的生存论转向[J];长白学刊;2011年05期
10 蔡贤浩;;论康德的“善恶”观[J];江汉论坛;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永祥;;中国古代的进化历史观问题——由董仲舒的历史观引出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A];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C];2007年
2 薛匡勇;;历史观演变对档案观的影响[A];回顾与展望:2010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上)[C];2010年
3 潘富恩;;重评朱熹的历史观[A];朱熹与中国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会论文集[C];1988年
4 Bruce Allsopp;英若聪;;建筑历史观[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三、四辑)[C];1982年
5 黄予植;;究竟要摆脱什么样的历史观?[A];忘年交书简二集[C];2010年
6 黄楠森;;关于三个人学问题的思考[A];“以人为本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人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程从柱;石中英;;论尼采的历史教育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8 卖峻岭;;“创新”是“三个突破”的历史观[A];华北、东北地区2007年度烟草学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梁澄宇;;浅谈系统论哲学的历史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刘开会;;利科的历史观探析[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马立明;正确历史观来自精确史实[N];深圳特区报;2011年
2 木弓;坚持正确的历史观[N];文艺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牛锐 赵志研;今天我们应坚持怎样的民族观历史观[N];中国民族报;2008年
4 张和龙;以当代视角和新的历史观融入历史的回归[N];文艺报;2004年
5 赵世瑜;“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与整合的历史观[N];光明日报;2001年
6 葭言;荒谬绝伦的历史观[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7 古平;两种历史观的较量[N];人民日报;2001年
8 苏北;模糊的历史观让日本越走越远[N];华夏时报;2002年
9 ;世界观历史观人生观的关系[N];光明日报;2001年
10 陈鲁民;李瑞环的“历史观”[N];甘肃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玉伟;“历史”的规约与文学的建构[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2 邢战国;周谷城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崔艳红;普罗柯比《战记》研究[D];南开大学;2003年
4 惠雁冰;“革命样板戏”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5 王爱卫;朱希祖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王俊秋;当代影视剧中的“清宫戏”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7 张光华;萧一山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8 张秀娟;断裂性问题与新历史主义[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申富英;民族、文化与性别[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艳梅;莎士比亚历史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延苗;玄学社会历史观初探[D];西北大学;2005年
2 倪蕴佳;巴恩斯小说历史观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3 缪慧;在历史与现实之间[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霞;评唐代咏史诗人的历史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5 张丽娟;先锋作家的历史观[D];苏州大学;2010年
6 刘燕;论邓小平的历史观[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孙瑜;《旧金山对日和约》的签定及其影响[D];吉林大学;2005年
8 蔡爱国;表象的狂欢:论当代历史小说的创作走向[D];苏州大学;2001年
9 吉莉;日本教科书审定历史观浅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阳海洪;十七年小说历史观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73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7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