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号屠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712.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大艳;;从“回归自然”到“精神生态”[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8期
2 张莉;王常雪;刘云蕊;;叶芝诗歌《被偷走的孩子》的生态解读[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3 肖莉莉;;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浅论阮籍陶渊明的精神生态特性[J];青春岁月;2011年18期
4 刘文良;;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救赎——生态批评视域中的“狼文化”[J];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李金来;;文学现实境遇的精神生态价值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6 韩小龙;;电视生态美学研究意义之探索[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艳玲;;精神生态视阈下的《呼啸山庄》解读[J];时代文学(上半月);2011年06期
8 陈瑜明;;自然的呼唤 人性的回归——论劳伦斯《太阳》的自然生态主题[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邹丽丹;;绿色时代的人文关怀——欧美文学的生态文化反思[J];作家;2011年16期
10 王希茜;祝平;;梭罗《瓦尔登湖》的生态之维[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颖;但汉彪;;《白噪音》中的生态危机[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六辑)[C];2010年
2 张子中;;波兰尼的精神生态思想[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雷达;;民族灵魂与精神生态——2005年中国小说一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2)[C];2006年
4 艾若;;绿色的经典——徐霞客及其游记[A];徐霞客与丽江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曲春景;;论电视文化批评[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6 邓清源;;构建和谐工商的思想基础与精神支撑——建设先进工商行政管理文化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有效途径[A];“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建设”论文汇编——2006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工作会议材料[C];2006年
7 赵媛媛;王子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A];庆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创刊20周年文集[C];2004年
8 曾小月;;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小说研究[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张文娟;;建立电视监管与评测中的“电视生态批评”标准[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李丕显;孙琪;;生态美学偏至论[A];中华美学学会第六届全国美学大会暨“全球化与中国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湖南省吉首大学文学院教授 覃新菊;重塑人的精神生态[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2 鲁枢元 侯敏 李勇 王耘 刘锋杰 朱志荣 光鹤鸣;精神生态:批评理论与实践[N];社会科学报;2004年
3 王先霈;推动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良性互动[N];中华读书报;2003年
4 陈光明 谢敏;关注矿难背后的精神生态[N];中国社会报;2007年
5 记者 唐茹 特约记者 严俊峰;“精神生态”环境提升企业文明程度[N];人民铁道;2009年
6 畅广元;大众文化与精神生态[N];文学报;2000年
7 钱中文;文学的乡愁[N];社会科学报;2006年
8 本报评论员;构筑崇善尚德的“精神生态”[N];新华日报;2007年
9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奥运研究中心研究员 郑小九;自然生态与精神生态的双重保护[N];中国绿色时报;2008年
10 吴征;拯救精神生态[N];中国经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2 李琳;中国佛教的生态审美智慧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戴联荣;大学生态:文化人格共生和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5 张雅玲;精神的追问[D];苏州大学;2007年
6 张鹏;大地伦理的诗意呈现[D];上海大学;2009年
7 张生珍;尤金·奥尼尔戏剧生态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李萌羽;全球化视野中的沈从文与福克纳[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10 宋俊宏;近三十年中国生态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春萍;《五号屠场》的精神生态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丽君;环境艺术设计与精神生态[D];天津大学;2003年
3 王宏丹;《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精神生态解读[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东昌;中国传统闲逸美学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态[D];苏州大学;2011年
5 李(?);生态批评视野中的台湾原住民作家文学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6 冯芬;精神烛照下的新都市人[D];苏州大学;2005年
7 房苏敏;新闻娱乐化对精神生态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8年
8 李云贵;论艾特玛托夫小说的生态思想[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李金来;论文学的精神生态价值[D];苏州大学;2009年
10 游庆超;论《文心雕龙》中的生态思想[D];新疆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676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76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