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克莱齐奥作品的生态美学观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56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红樱;;环境文学的兴起、发展与展望[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张鹏;;大地伦理:当代生态文学的核心价值观[J];山东文学;2011年07期
3 傅修海;;生态还是心态——“生态文学”、“底层文学”与“打工文学”的断想[J];文艺评论;2011年07期
4 王学;;莱蒙托夫文学创作中的自然观[J];西伯利亚研究;2011年03期
5 尹雅莉;;生态视野下《草原日出》的成长主题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刘永安;张凤华;;中美生态文学思想起源探析[J];文学教育(上);2011年07期
7 高方;;追寻非洲文明之旅——《奥尼恰》简析[J];外语教学;2011年03期
8 吴伟萍;;梭罗作品的生态哲学思想[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9 ;生态文学研究[J];山东文学;2011年07期
10 申红;;生态文明语境下的时代课题——生态文学视阈中的中西方对比研究[J];长城;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任小玫;;从自我与他者到主体间性:文学艺术批评的生态文明思考——以《徐霞客游记》为个案兼谈我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之去向[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生态文明:环境、能源与社会进步”环境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8年
2 王艳萍;;荒野情结与草原大命——《熊》和《狼图腾》的生态思想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年会小组讨论情况 第三小组举行了“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讨论[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杨安翔;;审美文化视野下的生态写作[A];2009江苏省美学学会年会“当代审美文化与艺术传统”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覃新菊;;浪漫主义与生态主义的合流——21世纪的文化新景观[A];湖南省美学学会、文艺理论研究会2010年年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7 耿潇;;劳伦斯的小说与生态伦理问题[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丽丽;;“长河”的生态美与生态智慧[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杨嘉利;;春天如此寂静——读《寂静的春天》有感[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九集)——全国第三届毒理学史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生态文学四人谈[N];光明日报;2001年
2 刘宁;生态建设与生态文学[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3 姜桂华;生态文学大有可为[N];人民日报;2004年
4 姜桂华;生态文学蓬勃生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5 张冰;《欧美生态文学》[N];文艺报;2003年
6 张晓琴;生态文学的文化建构意义[N];光明日报;2009年
7 唐翰存;生态文学的道德观[N];文艺报;2009年
8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 崔盼盼;中国生态文学成绩喜人[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9 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成员 向若萌;国外生态文学热潮风起云涌[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10 雷鸣 李晓彩;中国生态文学亟须走出价值观的混沌[N];河北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晓琴;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孙悦;动物小说——人类的绿色凝思[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3 吴景明;走向和谐:人与自然的双重变奏[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隋丽;现代生态审美意识的生成与文本建构[D];辽宁大学;2008年
5 张鹏;大地伦理的诗意呈现[D];上海大学;2009年
6 王静;人与自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生态文学创作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马治军;道在途中—中国生态批评的理论生成[D];苏州大学;2012年
8 赵丽妍;新世纪乡土小说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9 陈佳冀;中国文学动物叙事的生发和建构[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宋俊宏;近三十年中国生态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永艳;勒克莱齐奥作品的生态美学观[D];内蒙古大学;2010年
2 关晶;生态批评视野下的勒克莱齐奥[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崇玲;论勒克莱齐奥创作中的生态思想[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丽丽;当代中国生态文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尹利华;勒克莱齐奥作品中的生态思想[D];苏州大学;2010年
6 孙雪娇;论勒克莱齐奥小说中的流浪主题[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7 松波;生态文学与满都麦生态文化小说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于s,
本文编号:2687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87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