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运用合作原则分析小说《简爱》中的会话含义

发布时间:2020-05-29 19:11
【摘要】:从语用学合作原则角度,对小说《简爱》中的对话进行了会话含义分析,对其违反合作原则现象的深层原因和礼貌因素的作用原理进行了剖析;此外,在定性的基础上,还定量分析了该作品31段对话中合作原则次准则的违反和礼貌原则次准则的作用分布情况,以加深对简爱的个性研究。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方珠;论社交指示的翻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2 俞莲年;语言的特殊性与口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王扬;语用预设的特征及其认知阐释[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徐宏亮;称呼语的社交指示功能[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5 张尧;浅析口头交际中的明示与语境效果的获得[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6 王江汉;认知语境的构建[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李建军;复数第一人称代词的功能指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8 凌来芳;面子保全论与《红楼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9 李奕华;略论模糊性语言的交际价值[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仇莉;论英语视听说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游淑芬;;值得推荐的一本工具书——1995年新版《汉英词典》[A];第二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1996年

2 向朝红;;英汉词典语用信息处理现状的调查及分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3 于伟昌;;汉译外来语言学术语标准化的必要性及其原则[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李明;;词典中的语用义及其局限[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5 杨文秀;;英语学习词典中的语用信息——从LDOCE2到LDOCE4[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6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5年

6 杨文秀;;学习词典中的模糊限制语[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吴琼;;翻译教学与中学英语教学[A];福建省首届外事翻译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庄丽莹;;面子体系与话语中的策略选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秋端;;间接言语行为与礼貌性的关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10 陈雅婷;;英汉习语互译中的语用失误与语用等值[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东晶;俄汉代词指示语对比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牛保义;相信和怀疑:附加疑问句认知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3 梁敬美;“这-”、“那-”的语用与话语功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胡健;逆证推理与言语理解[D];复旦大学;2003年

5 姜玲;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英汉隐喻句对比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6 王道英;“这”、“那”的指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刘佐艳;语义的模糊性与民族文化[D];黑龙江大学;2003年

8 潘世松;不同年龄段语用主体语体特征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9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魏在江;英汉语篇连贯认知对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业兵;从语境角度考察词义演变的规律[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许菊;关联理论与交际[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周漓云;从语境角度分析英汉互译中语言的得体[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4 张焰明;《简·爱》两个译本评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5 李芳;论商务谈判中的礼貌语言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6 李怀奎;语用能力与礼貌原则[D];广西师范大学;2000年

7 张林雅;翻译的语用观[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8 张建华;英汉呼语对比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9 王蕾;模糊语言及其翻译[D];广西大学;2001年

10 徐云知;近20年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琅玛;;夏洛蒂·勃朗特不朽之作——Jane Eyre《简爱》[J];新东方英语;2003年07期

2 林俐;;合作原则、会话含意与文化认知[J];外语教育;2004年00期

3 刘晓丽;;Grice会话含义理论在英语交际中的应用[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7年10期

4 王新;;从合作原则看访谈类节目的英汉口语异同[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张晋林;;英语中由违反合作原则而产生的幽默效果[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6 于娇娜;;论语用学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年12期

7 李冉;;从合作原则角度分析小学英语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12期

8 高燕;;不礼貌原则[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S1期

9 付蕾;;从违反合作原则角度分析电影《辣妈辣妹》中的对白[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10年07期

10 尤辛佳;;从合作原则浅析英语会话幽默的产生[J];科技信息;2010年2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林庆扬;;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在商务英语函电中的应用[A];福建省外文学会交流论文文集[C];2003年

2 常巍;姜杰;;听力理解中的合作[A];高教科研2006(中册:教学改革)[C];2006年

3 黄碎欧;;商务英语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9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侯春杰;;关联理论与会话含意理论比较研究[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1年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王金玲;;论俄语新闻语篇的合作性与冲突性[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王晓卉;;英汉形式与意义不一致的文化语用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八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7 刘娜;;权力话语对译本的影响——《简·爱》不同译本的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周静敏;;活跃在法律实践领域的话语分析[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琛;;简析英语模糊语言的语用价值[A];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魏丽娟;简·奥斯丁小说中人际关系的语言解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2 张春星;对幽默翻译中语境调整的语用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傅利;英语作为外语的课堂问答话语语用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4 张U,

本文编号:26873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873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2a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