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与他者,复调—小说《赎罪》的对话性解读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561.07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影;用英语传播中国文化的典范——评丁往道教授的两本书[J];山东外语教学;2004年03期
2 彭国翔;;宗教对话:儒学第三期开展的核心课题[J];孔子研究;2006年03期
3 闫如武;;浅析翻译研究的对话视角[J];宿州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4 鲍越;众声喧哗的世界——《红楼梦》小说对话性初探[J];浙江学刊;1999年05期
5 王辛夷;;俄语政论语篇的对话性及其语言表达方式[J];中国俄语教学;2007年01期
6 安成蓉;;叙事话语——女性文本生长的空间[J];消费导刊;2007年03期
7 张爱惠;;对话与融合:基于对话理论的文化翻译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张玉洁;胡宗锋;;《喧哗与骚动》与《秦腔》对话性分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0期
9 李曙光;;语篇分析中的互文性与对话性[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9年12期
10 李巧慧;;巴赫金对话理论与外语教学[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庄品洁;;论《日瓦戈医生》中的对话性因素[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2 余睿;;从合作原则看现代电视广告语[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4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徐雪梅;;探索适应小学品德课程新教材特点的教学策略[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4 柳洲;陈士俊;;试析学术会议及其知识创新机制[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8年
5 桑迪欢;;卡夫卡的话语世界——从《城堡》看卡夫卡的语言特色和叙事结构[A];江西省语言学会第五届会员大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王金玲;;论俄语新闻语篇的合作性与冲突性[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印松霞;;试论巴赫金对话理论在旅游广告语域中的运用[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杨洁;杨子;;国家形象建构的评价视角——以国外媒体对汶川事件的报道为例[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四辑)[C];2009年
9 韩秀荣;;手机英文短信对信息化外语教学的启发[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10 陈先红;;论新媒介即关系[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亚平 ;关于艺术与艺术学的对话性理解[N];中国文化报;2005年
2 崔茂新;以孔子读书的方式解读孔子[N];中国教育报;2006年
3 记者 晏飞;从“对话性合作”走向“制度性合作”[N];徐州日报;2006年
4 张国香;文学贯注着对法律事务的深入反思[N];人民法院报;2008年
5 李逢春 朱红文;对话在教育中的意义[N];中国教师报;2005年
6 王艳玲;以对话编织学习共同体[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记者 沈娟;“珠三角”一体化:政府该做啥?[N];国际金融报;2003年
8 江苏省盱眙中学 邱海林;怎样的课堂才是“和谐课堂”[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9 洪s,
本文编号:2687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87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