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德国教育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30 18:34
【摘要】:年轻人在走向成熟、获得成长的过程中,不仅要向内探寻自我,还要向外探索世界。在这期间,个体不断经历着摩擦与冲突,甚至会遭遇到危机,承受着不同程度的矛盾和痛苦。尤其是处于时代转折点上的现代年轻人,将卷入更多的斗争和烦恼之中。 德国“教育小说”(Bildungsroman)这一文类正生动地描述了现代年轻人在寻找身份和自我认同的艰难道路中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教育小说”(Bildungsroman)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不仅在德国文学史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而且与德语“教育”(Bildung)这一概念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将德国教育小说这一独特文类纳入教育研究的视野,以年轻人渐入社会时的成长经历作为研究主题,并以《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为案例,凸显年轻主人公成长道路上的“烦恼”遭遇,从而探讨烦恼的教育意义,启发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年轻人的成长。 论文共分四个章节: 引言部分介绍了问题提出的背景,指出教育与个体成长之间的本源关系,并从教育学和文学角度对研究方法作了合理性论证。 第二章介绍教育小说的概念及其兴起的文化背景,着重分析教育小说中所蕴藏的“教育”(Bildung)这一概念的特点。 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以教育小说的典范之作《威廉·麦斯特的学习年代》为案例,分析威廉·麦斯特的成长历程,从主人公获得成长的关键事件中引出教育学上的启发。 最后一章结语处,选取我国的一部教育小说《倪焕之》,从主人公倪焕之的成长“失败”中,提示在引导年轻人走向成熟时所需要采取的教育形式。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16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正梅;;学习中的消极经验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冯亚琳;;限定、保留与平衡——歌德教育思想的再解读[J];外国文学;2007年04期
3 韩瑞祥;;审美感知的碰撞——评诺瓦利斯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反思[J];外国文学;2010年06期
4 石中英;理性的教化与教学的理性化[J];高教探索;2002年04期
5 J.格兰奇;杜威与孔子:生态哲学家[J];国外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6 王兆t,
本文编号:26885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6885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