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后殖民视角下《朋友》的人物刻画

发布时间:2020-06-11 11:43
【摘要】:《朋友》是美国著名青少年文学作家罗莎·盖尔的代表作品。小说以丰富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个西印度群岛移民女孩在后殖民时代的美国的真实生活,通过菲利西娅的一系列经历展现了少数族裔在美国的真实生存状态。本论文主要以后殖民主义理论为支撑,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刻画,探讨美国社会中的文化殖民现象。在美国,主流价值观与文化霸权利用正统教育以及文化传媒等方式对边缘群体与少数族裔进行精神改造,从而达到殖民化,甚至自我殖民化的目的,也造成了他们文化身份的认同困境。本论文不仅揭露了主流文化对美国少数族裔或边缘人群的霸权,也对他们的文化身份与传统价值进行了探讨,同时也研究了少数族裔对美国文化霸权的抵制策略及其结果。通过对小说中主人公的深入分析,本文表明在美国社会中以白人文化和欧洲中心主义为主导的意识形态与社会结构对其他少数族群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菲利西娅的经历表明,美国的少数族群在对待其主流价值体系时要时刻保持警惕,通过植根于自身民族文化,有意识的保护与发展传统文化,少数族群才能更好的重建自我与身份。 本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了罗莎·盖尔与《朋友》这部作品、本文的研究现状与意义、以及本文所涉及到的后殖民理论。第二章主要从失去的家园、他者与属下阶层的创伤、以及困惑的身份三方面分析了小说主人公自我殖民化的原因;第三章,从对主流文化的接受、对传统文化的抵制、父母的作用等四个方面着重分析了人物自我殖民化的过程;第四章重点阐述了殖民化对人物所产生的后果以及人物对殖民化这一过程的抗争。第五章为论文的结论部分。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宁;叙述、文化定位和身份认同——霍米·巴巴的后殖民批评理论[J];外国文学;2002年06期

2 生安锋;后殖民主义、身份认同和少数人化——霍米·巴巴访谈录[J];外国文学;2002年06期

3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4 陶家俊;;理论转变的征兆:论霍米·巴巴的后殖民主体建构[J];外国文学;2006年05期

5 李琳,生安锋;后殖民主义的文化身份观[J];国外理论动态;2004年12期

6 盛宁;“后殖民”文化批评与第三世界的声音[J];美国研究;1998年03期

7 陶家俊;;价值、性别和反认同政治——论斯匹瓦克的属下阶层理论[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2707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07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e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