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论《宠儿》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0-06-11 17:05
【摘要】: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她是美国20世纪文学史上杰出的黑人女作家。她所有的小说都致力于体现黑人及黑人生活。她的小说由于从精神层面探讨人类生活而具有了普遍的现实意义。《宠儿》发表于1987年,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 奴隶制留下的是无尽的创伤和恐惧。讲述这样的故事,对作家和讲述者来说都不是易事。莫里森曾说,《宠儿》是她最不希望人读到的作品。但又在小说中告诫读者,奴隶制是不应该被忘却的历史。最终她用象征的写作手法解决了这一说与不说间的矛盾。这篇论文通过对文中各个象征意象的剖析,分析了它们在表达小说主题上的作用。通过对小说中伤疤,宠儿和丹芙身份,颜色以及数字象征含义的分析,揭示了主题。只有了解了这些象征意象的含义,才能真正了解莫里森的写作目的。 《宠儿》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托尼.莫里森无愧十美国文坛主流领域的显赫地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剑云;《宠儿》中塞丝杀子的存在主义解读[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2 黄新如;论《宠儿》中的心理分析与叙述话语[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陈伟;;国内莫里森研究综述[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年02期

4 焦小婷;文本的召唤性——小说《宠儿》写作艺术初探[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王小刚,黄震;对《宠儿》中数字蕴涵义的分析[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6 关丽君,杨东辉,唐静;谈《宠儿》的模糊叙事[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王p鷓,

本文编号:27081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081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1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