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五郎的故事》与《画皮》在比较创作学上的初探索
发布时间:2020-06-13 10:51
【摘要】: 本论文是对《忠五郎的故事》与《画皮》之间关系的初探索。比较创作学就是指文学作品的题材、情节、人物、主题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在世界文学和地区文学史中,同一题材类型的作品相互影响和传播,是“比较创作学”中对题材进行比较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文将用“比较创作学”的方法,由题材、情节、人物、主题入手,对两篇小说进行各方面的比较研究。 全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章是关于《忠五郎的故事》和《画皮》的题材研究。首先,要弄清作者和文章出处等详细情况,并说明了《忠五郎的故事》和《画皮》均属志怪题材的小说。第二章是对两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具体的比较研究。首先需要按一定的角度和标准确立人物形象的类型。按照这样的标准,都可以将不同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比较研究。本章正是按照这个标准分别对女妖、“忠五郎”和“王生”,以及劝诫者,这三个人物形象类型进行比较研究的。第三章是对两故事的情节进行比较研究。神话传说与民间故事比较研究的基本切入点,首先就是情节。因此,本章分别对男主人公的“死亡情节”和女妖的“异界情节”进行比较研究。第四章是对二者主题方面研究。本章在肯定他们都是以因果报应为主题的相同之处的基础上,在宗教层面上分析论述他们的异同,与形成异同的原因和深层意义。 本论文运用比较创作学的研究方法,对《忠五郎的故事》与《画皮》从相同点到异同点,从文学方面到文化方面展开研究。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首先,本论文证明了两篇文章存在着不少的相同之处,再分析异同点,从文化的角度入手把这些异同点进行深入解释。证明了导致两故事中异同点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文化和习惯的不同。加之对作家背景的分析,最后得出了《忠五郎的故事》的题材取自于《画皮》的结论。 终章中结论有三个。第一,《忠五郎的故事》是《画皮》的翻案小说。第二,用“影响研究”的方法分析,《忠五郎》既具有“翻案小说”的身份,同时又受西方思想的影响。第三,由于小泉八云有着特殊的异国身份,因此能够证明东方怪谈可以被西方人接受。中国怪谈不仅对亚洲人有魅力,对欧洲人也有很大的影响。总之,比较研究两个故事,对深入研究中日文化有着很深远的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0-03;I106.4
本文编号:2711066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0-03;I10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洽;《画皮》心解[J];蒲松龄研究;2003年04期
2 雷群明;《聊斋志异》在日本(追补与订正)[J];蒲松龄研究;1995年Z1期
3 张巍;“画皮”故事的原型和流变[J];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4 王向远;论比较文学的“传播研究”———它与“影响研究”的区别,它的方法、意义与价值[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本文编号:27110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11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