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劳伦斯作品的找寻主题
发布时间:2020-06-13 21:04
【摘要】: 阅读劳伦斯的诸多作品,不难发现作家笔下的主人公往往体现着一种“找寻”的共同主题,无论男人、女人,他们体内仿佛总是躁动着不安分的血液,使其一步步去发现自己,找寻自我,最终实现自我。通过“出走”与“回归”两种不同方式,劳伦斯笔下的主人公循从着本能的驱动而于此两条途径上顽强跋涉。现实中留守的困境是他们出走的前提,而回归亦是其找寻、进行精神探索的目标。虽然探讨劳伦斯作品主题的论文举不胜举,但大都着眼于作家的恋母情结、血性意识、两性关系或原始或异域的情调与因素。本文以《迷失的少女》为个案,在进行文本细读与分析基础上,将出走与回归两个矛盾的关键词统归于劳伦斯作品中所显现的找寻主题,试图以这样一条主线勾勒《迷失的少女》题旨之轮廓,同时,也以其为纽带,串联起劳伦斯前后中各时期创作的共同主题。 出版于1920年的《迷失的少女》是劳伦斯创作生涯中唯一一部获得公众广泛认可并得到评论家赞赏而获奖的小说。劳伦斯亦是凭借詹姆斯·泰特·布莱克文学奖——苏格兰地区最有声望、最古老的文学奖奖金暂时摆脱了经济危机,专心从事写作。虽然后期很多评论家认为这部小说结构松散、人物塑造不够丰满,并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劳伦斯的其他几部作品,但不可否认,这部小说的艺术魅力依然,艺术枝节上的问题瑕不掩瑜。《迷失的少女》描写一位名叫艾尔维娜的少女的成长经历,再现了她所生活的时代20世纪初的典型风貌,同时通过主人公的反叛行径,事实上也超越了那个时代的传统道德,带有鲜明的劳伦斯印记和色彩,不失为一部佳作。然而这部小说的伟大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它是对劳伦斯前期思想的延续和总结,更预示着他未来的创作发展方向。 具体各章节内容概括如下: 前言,概述迄今为止有关劳伦斯小说的研究状况。 第一部分,追溯出走与回归的原型,指明找寻是西方文学中的永恒主题。结合作家个人经历与时代潮流概述其创作背景,分析留守现实的尴尬境地,阐明出走与回归的必然。 第二部分,分析《迷失的少女》中的出走与回归。通过五次出走,三个阶段,分析艾尔维娜性格的发展脉络,阐明她每一次地理意义上的出走实质是在完成对内心生命意识的回归并不断找寻自我的过程;而通过回归内心的无意识、回归真爱、回归自然、回归否定力中心四个阶段建构起劳伦斯理想的完整人格。点名看似矛盾的两个过程实质并行不悖、互不冲突,同时又是互相促进的。 第三部分,综合分析出走与回归的终极意义乃指向找寻,而这种找寻重在个体的自救。结合《迷失的少女》与同期或后期作品,总结找寻主题对《迷失的少女》思想内容的承袭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561.074
本文编号:2711743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561.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慧林;基督教精神与西方文学[J];文艺研究;1991年04期
,本文编号:27117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11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