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毛姆的自由观
发布时间:2021-06-23 08:38
英国小说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65)经历了19世纪向20世纪过渡的动荡时期。毛姆身处这一复杂多变的时代,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思考。他在传统和现代之间探索,寻求真正的自由之路和人生的终极意义,以传统的讲故事的叙述方式,将20世纪人们生活所面临的挣扎与矛盾的状态呈现出来。 本文始终关注毛姆自由观的内涵问题。本文选择了他的几部有代表性的长篇及短篇小说进行分析,旨在通过对这些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及其主题的深刻挖掘,挖掘毛姆本人的创作意图,及他本人对于这些人物形象的评价,进而提炼整理出毛姆的自由观。在一生的思想探索中,毛姆接触到印度教,并深受其影响,他认为自己毕生所要追求的绝对自由的境界,在印度教的瑜伽修行中就可以得到实现。这导致他最终放弃了基督教信仰。为更清晰地把握毛姆的思路,本文也尝试比较了印度教与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与重要观点。 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概括了毛姆的自由观,分析了阻止毛姆得到自由的三大因素,最后分析了毛姆追求自由境界的历程,并得出结论。 第二章主要对基督教与印度教在神的观念、寻求解脱的途径及对现世看法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因为毛姆本身对宗教有着很深的情结,他自幼成长在神职人员的家庭,始终对宗教心存寄托。他最终抛弃了基督教,而走向了印度教,虽然他本人并没有加入印度教教会,但他通过《刀锋》中的拉里这一人物形象表达出内心对于印度教的向往。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毛姆自由观的独特性。毛姆经历了19世纪与20世纪更迭的动荡年代,也经历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三大流派的洗礼。他的自由观深刻而独特,既有消极的一面,也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不论现实如何改变,毛姆始终以一种低调的姿态去了解现实状况,但是他的思想中仍然坚守着对人生意义与自由境界的探寻。他骨子里流淌着精英意识的血液。 在毛姆追求自由的路途上,比较遗憾的一点是由于毛姆本人性格自卑敏感,加之口吃的缺陷,生活中的毛姆饱受各种束缚与痛苦,并没有最终达到理想中的自由境界。尽管如此,毛姆对于人性的深刻挖掘和对人类精神自由的探索,对世人也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561
本文编号:2770169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56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毛姆研究现状
二、本文研究范围和中心论点
1 毛姆的自由观辨析
1.1 理想中的自由境界
1.2 自由的枷锁
1.2.1 情欲枷锁
1.2.2 家庭责任枷锁
1.2.3 基督教的羁绊
1.3 追求精神的归宿
1.3.1 用艺术自我救赎
1.3.2 在印度教中涅槃重生
2 基督教与印度教教义之比较
2.1 基督教与印度教中神的观念之比较
2.2 基督教与印度教的解脱范式之比较
2.3 基督教与印度教现世人生观之比较
3 毛姆自由观的本质特征
3.1 嬗变:从出世到入世
3.2 坚定的精英立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天军;天使与魔鬼──《刀锋》的人物形象塑造及毛姆的创作心态[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04期
2 孙妮;毛姆短篇小说艺术特色浅论[J];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古渐;“锲入观察”与“隔离观察”的有机交合——毛姆长篇小说叙述艺术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4 张建华;神人形象与东方话语——论毛姆小说《刀锋》的主题[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罗宾·毛姆,尔龄;毛姆在最后的日子里[J];当代文坛;1996年04期
6 潘绍中;在国外享有更大声誉的英国作家——萨默塞特·毛姆[J];外国文学;1982年01期
7 黄水乞;毛姆与《世网》[J];外国文学;1995年01期
8 王晓燕;循心中热望 筑精神家园——试论《月亮与六便士》中思特里克兰德的形象[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9 陈钦武;;简析《带伤疤的人》——兼探毛姆笔下落泊人物的心理特征[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10 王丽丽;天才的说谎者——论毛姆《刀锋》的叙述形式[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吴亮;毛姆小说中的人生悖论和精神救赎[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701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7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