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诗歌中爱情隐喻的对比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106.2;H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奚晓丹;;主述位推进模式在诗歌语篇翻译中的应用[J];华章;2011年2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毛永波;;隐喻扩展与义项建立[A];中国辞书学文集[C];1998年
2 冀东晓;;住宅玄关设计[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祝建华;;从基本原理看数字鸿沟(英文)[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IT产业与现代文明传播”信息传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吴锦勋;挖掘品牌的DNA[N];民营经济报;2005年
2 熊伟 整理;回到“多媒体”交流的“村落”[N];计算机世界;2002年
3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 李淑清;隐喻的修辞和认知功能分析[N];山西党校报;2011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张卫华;有多少人爱她就有多少人恨她[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刘波;你的声音是什么颜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焕荣;基于投射的隐喻篇章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2 徐章宏;隐喻话语理解的语用认知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2年
3 尹丕安;R-A-C-C架构:《圣经》隐喻阐释的语用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4 邱舟艳;新奇隐喻在语言交际中之效力[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5 郭爱萍;明喻和隐喻的心理语言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李毅;基于语料库的隐喻普遍性与变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7 石磊;中国学生隐喻能力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8 张蕾;英汉大众经济语篇中奥运经济的隐喻表征[D];山东大学;2010年
9 毛凡宇;语法隐喻的认知与功能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10 鲍志坤;情感的英汉语言表达对比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黎新;奈达的对等理论与广告隐喻翻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朱凤梅;浅论如何提高二语学生隐喻意识[D];复旦大学;2010年
3 李玲;婚联隐喻的语篇功能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4 吴青铭;英汉习语中隐喻的对比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5 王晓东;从以知语言学角度谈新闻英语中隐喻的翻译[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田斐斐;天气词汇语义扩展的隐喻性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吕杰敏;中国新闻记者英语隐喻能力[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俏;英汉“恐惧”隐喻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雅;《哈姆雷特》概念隐喻翻译认知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石德平;认知视角下英汉动物隐喻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7693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69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