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儿子与情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7 17:00
【摘要】:随着最近几十年生态危机的不断爆发,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因此环境保护运动发展起来。女性主义者认为在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和自然有着一个共同的附属性地位,因此女性主义者倡导把环境保护运动和女性运动结合在一起。这样生态女性主义就在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生态女性主义认为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的破坏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主张解放女性和自然,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在《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中,劳伦斯展现了文明与自然和男性与女性的双重对立,揭示了工业革命对自然的破坏,揭露了男性对女性的压迫,表现了他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儿子与情人》是一部半自传体的作品,它真实地反应了劳伦斯的生活状况。几十年来,这部作品倍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对这部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俄狄浦斯情结,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异化、异化主题等方面。随着生态主义批评理论的不断发展,学者们开始把评论的焦点转向小说的生态批评。但是多数评论的焦点仅集中于生态主义或女性主义等单一的视角,很少有从生态女性主义这一相对综合的视角对小说进行全面分析。本论文试图从生态女性主义这一视角对这部小说进行分析,旨在说明男性、女性和自然三者之间应该和谐共处。 本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导论、正文和结论。 导论主要介绍了劳伦斯的生平、作品及其取得的文学成就;阐述了《儿子与情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介绍了生态女性主义;阐明了本论文的写作目的和意义。正文共分三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分析了男性对自然的控制。随着工业革命影响的不断扩大,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断地征服,控制,改造和利用自然,把自然看作人类资源的供给地。人类无情地开采自然资源引发了自然的报复,这种报复主要体现在莫瑞尔先生和保罗身上。莫瑞尔先生在矿井里发生了很多次事故,这些事故可以看作是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引起的自然的报复。保罗每天在又黑又暗的乔丹公司里工作将近一整天,这种工作环境使保罗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保罗在床上躺了七星期之后痊愈了,但是他脸色很苍白,身体很虚弱。男性之所以可以控制自然,主要有两个原因:工业革命和父权制二元论。工业革命把自然变成了人类资源供给地,自然的新形象是一个被控制和压迫的女性形象。父权制二元论允许人们无情地开采自然资源以求物质的发展。 第二章分析了男性对女性的控制和她们的反抗。本章主要分析了小说中男性对莫瑞尔太太、米丽安和克莱拉这三位女性的控制。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性是一切的主宰,包括主宰和控制女性。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引起了女性的反抗,小说中的三位女性分别用自己的方式反抗着男性对她们的压迫。莫瑞尔太太联合她的孩子们反抗莫瑞尔先生;米丽安通过上学实现了自己的独立;克莱拉通过参加女权运动来反抗男性对她的控制。男性之所以能控制女性,其根源是父权制二元论,这一意识形态把女性置于被支配,被控制的境地。 第三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考察《儿子与情人》中劳伦斯的观点,分别论述了理想的女性与自然关系,理想的男性与自然关系和理想的男性与女性关系。在《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和自然之间的和谐平静和充满爱的关系就是理想的关系。虽然小说中的男性都喜欢自然,但是他们都把自然看作是供他们任意开采的资源。小说中没有理想的男女关系。劳伦斯的思想根源于他自己的生活经历,因为劳伦斯的一生受到了很多女性的影响,所以他也关心她们。 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本论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对《儿子与情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研究,旨在说明男性、女性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建立一个男性、女性和自然都能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娴娟;;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折射——浅析《雨里的猫》[J];文学教育(中);2011年08期

2 王军霞;车勇鹤;;电影《永不妥协》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电影文学;2011年15期

3 蔡红玉;姬振亭;靳相茹;;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简·爱》[J];大家;2011年16期

4 吴良红;;自然 女性 和谐——美国当代黑人女性小说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J];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孟娜;;论劳伦斯的生态女性主义价值观[J];现代交际;2011年07期

6 高璐;;男权社会的“他者”——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名作欣赏;2011年21期

7 张霞;;厄休拉的生态女性主义形象解读[J];大众文艺;2011年13期

8 黄俊萍;;《儿子与情人》中的文学方言的特点及功用[J];文教资料;2011年24期

9 王丽丽;;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红字》[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10 王军霞;杜伟;董红芸;;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林黛玉形象[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词;;东西方生态女性主义浅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曾玲;;《钟形罩》下女性的反叛——对《钟形罩》的生态女性主义分析[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王文艳;;《浮现》中的生态主义表现[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娟;我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N];文艺报;2011年

2 瓦当 出版人;“其实我醒着常常睡不着”[N];南方周末;2011年

3 肖巍;边缘地带 别有景观[N];中国妇女报;2000年

4 ;女性主义纵横谈[N];中国妇女报;2003年

5 江风;世界阅读 百年认同[N];中国图书商报;2001年

6 肖巍;女性主义视野中的自然[N];中华读书报;2000年

7 马元龙;女性主义的多样性[N];中华读书报;2002年

8 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 王玲玲;唇齿相依:女性与生态环保[N];中国妇女报;2010年

9 韦清琦;素食主义的生命悲悯[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鲁小彬;没有女性 全球环境会更危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叶如兰;冲撞·融合[D];复旦大学;2009年

2 谭晶华;维拉·凯瑟的生态视野[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丁礼明;劳伦斯现代主义小说中自我身份的危机与重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解读《德伯家的苔丝》[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2 荆子蕴;多丽丝·莱辛《裂缝》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河南大学;2010年

3 张伟伟;《青草在歌唱》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董莹;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德伯家的苔丝》[D];安徽大学;2010年

5 梁艳;寻求和谐之殿堂——生态女性主义完整性诉求[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晓丽;约翰·福尔斯《法国中尉的女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孔华娟;杰克·伦敦动物小说中生态女性主义的解读[D];中北大学;2011年

8 束佳;论生态女性主义自然观[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李丽;《去吧,摩西》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阳;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重读《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成因[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55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955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4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