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传记的创新——《俗世威尔——莎士比亚新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7 14:09
【摘要】:《俗世威尔——莎士比亚新传》是美国学者格林布拉特的著作,此书2004年一出版,即引起了不少争议。争议背后凸显的问题性成为本文关注的焦点。本文认为,格林布拉特在莎士比亚的自我塑造过程、轶闻主义以及传记事实的写法这三个方面显示出了自己独特的学术个性。本文将从这三方面探讨《俗世威尔》在实践上和理论上与以往传记的不同,阐释此书在传记方法论上的突破和创新。 首先,分析格林布拉特如何将自我塑造理论运用到传记写作中,如何以自我塑造理论为线索,聚合各种材料,揭示莎士比亚自我塑造的复杂运作过程,发掘莎士比亚的心灵史,创新传记写作方法。 其次,分析格林布拉特如何将轶闻主义理论运用到传记写作中,如何通过轶闻与文学文本的互动,展现莎士比亚的真实生活。在这里,轶闻凸显了其“触摸真实”和“反历史”的诗学价值。可见《俗世威尔》的确实践了新历史主义的理论主张。 最后,分析《俗世威尔》中传记事实的写法。我们发现,其一,格林布拉特重视传记事实,并对其进行尽可能的考证,增强了传记的真实性。其二,格林布拉特在《俗世威尔》对传记事实进行了合理性想象,体现了新历史主义的历史真实观。其三,将文学文本作为传记事实,也突破了既有传记事实的写法。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玄妙之门 文豪莎士比亚的身份之谜[J];百姓生活(下半月);2011年06期

2 杨俊峰;;莎士比亚与英语词汇(103)[J];英语知识;2011年07期

3 E伯爵;潘广维;;时间的血[J];今古传奇(奇幻版下半月版);2011年01期

4 洪闻;;《传记文学新近学术文论选》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5 晓泉;;《传记文学新近学术文论选》出版[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6 庆豹;;文坛达人郭久麟[J];今日重庆;2011年05期

7 晓泉;;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第16届年会召开[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毛乙深;;梁实秋的三个条件[J];幸福(婚姻);2011年07期

9 毛乙深;;梁实秋的三个条件[J];文苑;2011年09期

10 崔莹;;他拯救了京剧,也拯救了莎士比亚[J];世界博览;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程朝翔;;莎士比亚与战争[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学文化的对话与共生”外国文学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2 陈兰村;;对当代传记文学的回顾[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3 李政;;赫梯书信与传记文学——浅析赫梯国王哈吐什里三世致巴比伦国王卡达什曼-恩里尔二世的书信传记价值[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4 孙德喜;;书信与传记文学[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5 张维;;家书——传记写作的重要素材[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徐光荣;;辽海讲坛第七讲 名人传记的教育功能与启迪价值[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4——辽海讲坛·第二辑(文学卷)[C];2008年

7 裘行洁;;斯特拉特福的启示[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二)[C];2000年

8 张积玉;;郭沫若传记文学研究述评[A];郭沫若史学研讨会论文集[C];1986年

9 李健;;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传主形象的艺术突破[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3)[C];2007年

10 臧天婴;;莎士比亚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A];外国文学论集——世纪末的探索与思考[C];199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闻逸;“陈廷一传记文学系列”出版座谈会召开[N];文艺报;2008年

2 谢美生;散篇传记文学的新葩[N];保定日报;2009年

3 秦春兰;传记文学何来那么多“假故事”[N];工人日报;2009年

4 洪溪;传记文学创作维权力度加大[N];文艺报;2009年

5 湖北荆楚理工学院教授 全展;传记文学闯新路[N];人民日报;2010年

6 周依奇 编译;《双重谎言》被追认为莎士比亚“新作”[N];中国文化报;2010年

7 古远清;传记的生命在于真实[N];文艺报;2010年

8 复旦大学中文系 陈思和;传记文学的原则与基本精神[N];人民日报;2010年

9 余凤高;莎士比亚的“星”[N];中华读书报;2011年

10 驻北京记者 王晓风 通讯员 王云;北京石景山设立“中国传记图书馆”[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正秀;晚清女性传记与国族想象的形成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2 李健;中国新时期传记文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3 陈茂庆;戏剧中的梦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隋晓荻;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与传记中的事实与虚构[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李杉婵;朝鲜高丽朝假传体文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王玉洁;莎士比亚:原初女性主义者还是厌女主义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张鑫;济慈追寻经典化之路与浪漫主义后世书写传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祝远德;他者之维[D];四川大学;2005年

9 张岩;英雄·异化·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王雨;日本近世町人的生命悲歌[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建辉;莎士比亚《暴风雨》隐喻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2 夏小鹏;莎士比亚翻译的文体学探索[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聪聪;传记的创新——《俗世威尔——莎士比亚新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曾小玲;奥瑟罗的他性在原剧和帕克电影中的再现[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5 宋艳;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地位[D];安徽大学;2005年

6 徐剑莹;莎士比亚喜剧中的爱情故事[D];安徽大学;2006年

7 张霞;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戏剧性特征[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娄立国;论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爱的主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秋玲;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超自然因素[D];西南大学;2008年

10 董莉;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管窥其诗学思想[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95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95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4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