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姆生笔下的孤独者形象
发布时间:2020-08-17 21:38
【摘要】:克努特·汉姆生(1859—1952),是挪威著名的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他通过一系列的作品为我们呈现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无法救赎的孤独之殇。 本文以汉姆生的小说《大地的成长》、《饥饿》、《牧羊神》以及《格莱恩之死》和《漂泊的人》为研究对象,试图阐释这些作品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通过对作品中孤独者形象进行分析,找出五种不同的孤独类型,并借由作品告诉世人孤独无法摆脱,孤独是一个死结。论文的引言部分对汉姆生的创作背景和文学创作情况做一些简要介绍。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对孤独进行界定并介绍小说中的几个孤独者形象。第二章结合作品《大地的成长》、《饥饿》、《牧羊神》和《漂泊的人》来分析这五种孤独者形象。艾萨克因命运的不可把握的孤独、埃勒苏因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的不同的孤独、“我”理想与现实无法统一的孤独、格莱恩奉行自然人与社会人不可调和的孤独以及艾德瓦尔特寻求资本主义人文未果的孤独,汉姆生用他笔下的孤独者为我们诠释了现代人的孤独。在文章第三章,对这几种孤独的类型汉姆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有得到他积极赞许的,也有被他隐晦地否定的,还有使他无可奈何而搁置的,他所能做的只是看着。无论是哪一种态度,汉姆生对他笔下的这些孤独者都寄予了深深的同情与悲悯。第四章通过这几个孤独者设法摆脱孤独未果来告诉世人孤独是一个死结。 通过四章的分析,汉姆生将现代人的孤独困境展示在世人面前,并告诉我们,若不想孤独,那么你所坚持的理想就要与社会建立满意的联系,否则只会被孤独束缚。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33.074
本文编号:2795870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I533.0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沛林;开拓外国文学主体性研究的新方向[J];东北师大学报;2002年03期
2 刘建军;北欧古代的文化演进与文学成就[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5期
3 刘建军;论冰岛萨迦文学的艺术成就[J];东北师大学报;2004年03期
4 刘建军;;人的本质和“不完整主体”理论及其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刘建军;;20世纪末以来欧美文学与基督教文化新形态[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杨丽娟;刘建军;;关于文学生态批评的几个重要问题[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4期
7 姚锡佩;滋养鲁迅的斯堪的纳维亚文化——安徒生—克尔凯郭尔—易卜生—勃兰兑斯—斯特林堡—汉姆生[J];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09期
8 朱建新;;再现“饥饿”——评1966年克努特·汉姆生《饥饿》的电影改编[J];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年01期
9 李春林;;鲁迅与汉姆生——谨以此文纪念作为“现代派文学之父”的汉姆生诞辰150周年[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刘建军;冰岛萨迦文学简论[J];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刁仁荣;大地的守望——论汉姆生小说的创新特质[D];苏州大学;2010年
2 杨林;汉姆生小说中的生态思想初探[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958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795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