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自由:从启蒙运动到浪漫主义的文学价值递变

发布时间:2020-08-29 12:07
   “自由”。二字贯穿了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两个文学时代,但这两个时代对待自由问题的态度却并不相同。致力于启蒙的哲学家们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并以文学创作的形式集体发声,为他们心中的自由理想摇旗呐喊。为社会代言的作家群体,为道德教化服务的严肃剧和哲理小说,以及被寄予了时代理想的文学形象,这些都说明了启蒙运动时期的自由不过是社会群体的一种普世理想。而到了浪漫主义时期,文学创作的主体转变成了崇尚激情的浪漫主义个体,他们更加倾向于在诗歌中自由挥洒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抒写他们对于自然的钟爱,遗世独立的孤独者和桀骜不羁的叛逆者成为了这一时期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启蒙时代的普世自由理想在浪漫主义时期被内化为一种个人化的、具有强烈自我认知的自由意志,并成为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核心价值指向。 探究这两个文学时代价值观发生转变的原因,其一是启蒙理想的渐趋失落和对法国大革命集体狂热的反思,让人们把关注的目光转向了个人的存在与价值;其二是在启蒙时代被理性大肆批判和揭露的宗教经历了短暂的式微之后在浪漫主义时代以人性道德和情感需求的新姿态再度回归,基督教的信仰由外在转向内在,它不再是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而是一种纯粹个人化的自由的精神选择。在这些因素的促动下,自由完成了由群体到个体的转变,并成为了引领浪漫主义文学时代的关键性因素。
【学位单位】:中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109.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晔;徜徉在大自然中的人——谈卢梭“回归自然”的思想与华兹华斯自然诗[J];北方论丛;2001年06期

2 杜青钢;浪漫与自由[J];法国研究;2003年02期

3 张欣;;体验的自我——欧洲初期浪漫主义文学中的基督教印迹[J];外国文学;2008年05期

4 卓新平;基督宗教与欧洲浪漫主义(上)[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5 卓新平;基督宗教与欧洲浪漫主义(下)[J];国外社会科学;2003年06期

6 聂运伟;浪漫主义美学运动的由来及核心命题[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鲁春芳;孔飞燕;;浪漫主义自然诗学的现代思考[J];南都学坛;2006年05期

8 王红莉;;论歌德对启蒙理性的疏离与超越[J];理论导刊;2008年01期

9 党焱;论法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忧郁[J];理论月刊;2005年04期

10 赵枫;自然之境:浪漫主义的价值追求[J];南京社会科学;1995年1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2 高伟光;英国浪漫主义的乌托邦情结[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王利红;欧洲浪漫主义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陈爱梅;现代性批判与自由理想的启蒙[D];吉林大学;2008年

5 韩水仙;小说与启蒙—1750~1789法国小说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文;拜伦诗歌中的东方想象与自我建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08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08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bb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