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大地之诗永不止:济慈自然诗歌的生态审美

发布时间:2020-09-12 09:46
   济慈,作为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杰出代表之一,被誉为最具有艺术气质的诗人,更有人称其为“英国自然主义最芬芳的花朵”。他的诗歌一直被国内外国文学界所关注,研究济慈诗歌的专著和评论文章也是浩如烟海,不甚枚举,从最初的审美批评到后来的历史主义解析,国内外学者已经对济慈自然诗歌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随着“生态批评”为视角的学术论文蓬勃发展,学者们开始用生态批评来解读济慈的诗歌。 但综合而言,“生态批评”还处于起步阶段,以“生态批评”为视角研究济慈自然诗歌还大有潜力可挖。济慈诗歌生态意识萌芽于恩菲尔德,逐渐成形于汉普斯特德,应用生态批评中的生态审美自然性原则、交融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等分析济慈的自然诗歌,从诗歌的声色味及诗意栖居和生态断裂等方面解读其诗歌中蕴含的生态意识,借以拓展济慈诗歌研究的新领域。 在一个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生态危机日趋严峻、生态灾难越来越频发的时代背景下,对济慈诗歌进行生态研究,除了探明济慈不仅是位追求完美的美学家,还是位具有生态意识的生态诗人等学术意义之外,还具有提高人们生态意识,保护环境等现实意义。
【学位单位】:广西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1
【中图分类】:I56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利敏;梁晓东;;生态批评视角下的英国浪漫主义诗歌[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2 黄轶;;生态批评的偏误[J];南方文坛;2011年05期

3 张旭春;;《秋颂》研究中的两种政治-历史批评及其问题[J];外国文学评论;2011年03期

4 高珍辉;;生态批评视域下的《像大地一样》[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5 赵牧;;何谓生态,批评何为?——论生态批评的源流、表现及困境[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6 邹丽丹;;生态批评的研究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J];吉林教育;2011年05期

7 李卉;;生态批评的主要着眼点[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年08期

8 杨佛兰;;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古舟子咏》[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9 郑志国;;生态批评视角下的猪八戒形象解读——以“家园意识”为中心[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10 陆启霞;;生态批评视野下的海明威生态矛盾观[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大光;;济慈书信的纪传价值[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2 胡志红;;中国生态批评十五年:危机与转机——比较文学视野[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高力;;自然之镜:嬗变中的电视生态批评[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4 黄应全;;生态批评挑战主流文化研究[A];全国第三届生态美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王照岩;;画在诗中,意在画外:济慈诗画观与实践——以《秋颂为例》[A];第十七届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蔡炳成;;金色的田园交响乐——济慈《秋颂》赏析[A];走向21世纪的探索——回顾·思考·展望[C];1999年

7 张建国;;生态批评中的伦理因素[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曾小月;;生态批评视野中的狄更斯小说研究[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成慧芳;;广场文艺的生态批评[A];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湖南省城市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穆宝清;;《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部充满生态思想的作品[A];“文学伦理学批评:文学研究方法新探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泽文;生态批评:颠覆“文学是人学”[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刘蓓;生态批评:滥觞于文学之思[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3 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厦门大学“生态文学”研究团队负责人 王诺;生态批评的界定与任务[N];中国绿色时报;2009年

4 石平萍;美国生态批评的环境转向[N];文艺报;2009年

5 施秋香;生态批评研究凸显“中国特色”[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6 王诺 程相占 王晓华;生态批评的跨学科思考[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王宁;生态批评与生态文明建设[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张华;生态批评不是纯粹的文学批评[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刘文良;悖论式平衡:生态批评 理论建构[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10 鲁枢元;生态批评的视野与尺度[N];中国艺术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韦清琦;走向一种绿色经典:新时期文学的生态学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4年

2 刘文良;生态批评的范畴与方法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3 蔡俊;超越生态印第安:论露易丝·厄德里克小说中的自然主题[D];南京大学;2011年

4 方丽;环境的想象[D];北京语言大学;2009年

5 胡志红;西方生态批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杨丽;安妮·普鲁生态思想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7 朱新福;美国生态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8 苗福光;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劳伦斯[D];山东大学;2006年

9 王诺;欧美生态批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张鑫;济慈追寻经典化之路与浪漫主义后世书写传统[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丽;《愤怒的葡萄》的生态批评阐释[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2 朱华;海明威作品之生态意识的解读[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3 齐文平;国内海明威生态研究评述[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善根;大地之诗永不止:济慈自然诗歌的生态审美[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5 付美娜;论翻译的生态批评[D];长沙理工大学;2009年

6 高毅;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愤怒的葡萄》[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7 赵薇;生态批评的重审与理论新开拓[D];中南大学;2005年

8 陈婷婷;自然·精神[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沫;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羚羊与秧鸡》中的生态关怀和叙事灵活性[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敏;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生态解读[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8174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174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6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