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蒲宁过渡时期短篇小说的叙事特征

发布时间:2020-11-22 04:17
   蒲宁过渡时期的短篇小说具有独特而完整的审美价值。以前的研究或将其一部分划入后期的作品进行系统研究,或将其一部分在前期的作品中附带提及,都很少将其作为独立、整体的研究对象。本论文拟将其作为完整的研究对象,同时选取《轻盈的气息》、《阿强的梦》、《夜航途中》、《骑兵少尉叶拉金案件》和《伊达》作为代表作品,从叙事方式入手,着重探讨其在时间、聚焦方式和叙述层等三方面的叙事特征。 蒲宁过渡时期短篇小说的叙事时间在故事时间的过去与现在有规律地交替,过去与现在的差异性逐步消解并走向融合,形成时序的双重性;同时,这一时期的短篇小说经常采用场景性叙事,使得叙事运动中故事时间趋向等同于叙事时间,与传统的场景性叙事不同的是,他的小说最重要的叙事不是情节,而是意绪和哲思。在聚焦方式上,他这一时期的短篇小说由无实体形式叙述者的零聚焦叙事向有实体形式叙述者(人物)的内聚焦倾斜,而在有实体形式叙述者(人物)的内聚焦叙事达到最大程度后,还超出了其权限,表现出向零聚焦倾斜的意味。在时间和聚焦方式特征的基础上,他这一时期的短篇小说还形成了双层叙述层;双层叙述层通过对话、梦、审判、日记等形式进行叙事转喻以及双层叙述层之间属于因果关系。这三方面的叙事特征不是单独孤立的,而是统一的整体。 这些叙事特征都是由作家有距离的审美观照决定的,同时也受到以爱欲与生存欲为主要叙事动力系统的影响。这些叙事特征在蒲宁后期的作品也得到了继承和完善,并为小说叙事方式的丰富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学位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I106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蒲宁小说的时间特征
    第一节 时序的双重性
    第二节 时距的场景性
第二章 蒲宁小说的聚焦方式
    第一节 无实体形式叙述者零聚焦向人物内聚焦倾斜
    第二节 人物内聚焦向人物零聚焦倾斜
第三章 蒲宁小说的叙述层
    第一节 双层叙述层和叙述转喻方式
    第二节 叙述层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蒲宁小说叙事特征的原因及影响
    第一节 作家有距离的审美观照
    第二节 蒲宁小说叙事特征的影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三届“咖啡馆短篇小说奖”评选揭晓[J];作家;2011年13期

2 杨叛;;如何创作短篇小说①[J];今古传奇(武侠版上半月版);2011年02期

3 杨叛;;第一课 如何创作短篇小说②[J];今古传奇(武侠版下半月版);2011年02期

4 布丁娃娃;;短篇小说de龙猫[J];男生女生(银版);2006年03期

5 黄书泉;;短篇小说的经典性写作及其可能性——许辉短篇小说漫议[J];扬子江评论;2011年03期

6 邵风华;;短篇小说要具有长篇小说的气质[J];青春;2011年09期

7 ;国内规模最大的世界现当代短篇小说丛书王安忆撰写丛书总序[J];书城;2011年08期

8 段崇轩;;世俗社会中的上下求索——近年短篇小说综述[J];上海文学;2011年08期

9 刘庆邦;;方寸之间见功夫[J];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1年08期

10 ;王祥夫创作年谱[1984—2009][J];名作欣赏;2011年2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敬波;论新时期短篇小说的艺术创新[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郭海霞;曼斯菲尔德与乔伊斯短篇小说的比较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徐晗;凯·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现代主义特征[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4 韩蕊;从文学的书信到书信的文学[D];吉林大学;2007年

5 胡全章;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探询[D];河南大学;2005年

6 钟海波;中国通俗叙事文学繁荣的先声[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宋先红;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语言形式与文本意义的关联研究(1917-1949)[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侯运华;晚清狭邪小说新论[D];河南大学;2003年

9 叶永胜;现代中国家族叙事文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莉;周瘦鹃主编时期《申报·自由谈》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佳佳;蒲宁过渡时期短篇小说的叙事特征[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尹萍;论90年代短篇小说的空间形式[D];青岛大学;2005年

3 蔡隽;从“现代”到“后现代”[D];苏州大学;2004年

4 李翔;胡适短篇小说翻译研究[D];四川外语学院;2010年

5 陈静纯;哈代短篇小说中人物与环境关系的探讨[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苗海红;张天翼短篇小说艺术论[D];扬州大学;2010年

7 陈述;厄内斯特·海明威短篇小说主题的多样性[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刘素芳;论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女性主义思想[D];山东大学;2008年

9 芦君君;海明威短篇小说对话的语用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10 张晓红;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叙事技巧[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894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2894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fa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