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人性”与“神性” ——神职人员形象冲突的焦点

发布时间:2021-04-01 12:51
  关于“人性”和“神性”意识问题,古今中外的哲学家、思想家都较为关注,已有一定的相关论述,从古至今对此问题的各种观点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对“人性”和“神性”冲突问题的关注则更多地表现在文学作品中的牧师、神父或教士(以下统称神职人员)形象上,以神职人员自身的冲突来反映时代的观点。西方现代文学史上,特别是十九世纪至今,一系列神职人员形象的塑造,引起了文学界、评论界的极大关注,这些形象历久弥新,在当今社会仍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如《修道士》中的安布罗斯、《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红字》中的丁梅斯代尔及《荆棘鸟》中的拉尔夫等,这些肩负着传播上帝福音的神圣使命、本人亦为上帝忠诚的子民的神职人员,无法克制自己人性意识的复苏,产生了对世俗女子的情爱,从而产生了自身人性与神性双重意识的冲突,但这些冲突与抗争大多以悲剧结局而告终,引人深思。每个社会人都具有生物性与社会性的二重属性。生物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天性,社会性则是后天形成的,是后天的衍生物。但我们知道,社会性一旦成为人的本质,也是很难改变的。社会压力对人性的扭曲,仍然是源于人的内心对其社会属性的认同。神职人员身上“神性”与“人性”的搏斗并不是简单的“...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人性、神性问题的提出
    1.1 人性与神性问题的来源
    1.2 神职人员的神性与人性
        1.2.1 神职人员的神性
        1.2.2 神职人员的人性
第2章 人性与神性纠结中的神职人员形象
    2.1 是魔鬼,也是受害者——安布罗斯、克洛德
    2.2 挣扎在宗教枷锁下的灵魂——丁梅斯代尔
    2.3 挣脱宗教枷锁的人性救赎——拉尔夫
    2.4 其他形象
第3章 人性与神性的对峙
    3.1 基督教思想的浸染
    3.2 角色意识的束缚
    3.3 人性意识的觉醒
第4章 人性与神性抗争的审美价值及文化反思
    4.1 审美价值
        4.1.1 哥特小说的强烈震撼力
        4.1.2 悲剧的激烈冲突美
        4.1.3 跨越时空的整体、动态之美
    4.2 文化反思
        4.2.1 对基督教文化的反思
        4.2.2 对现世社会的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红字》中的人物丁梅斯代尔形象解读[J]. 郑燕平.  名作欣赏. 2009(04)
[2]原罪﹑死亡与救赎——西方文学中的基督教印迹[J]. 张建明,吴素萍.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08(11)
[3]人类心灵抹不去的红字——解读《红字》中牧师丁梅斯代尔的形象[J]. 陈潇潇.  文教资料. 2008(28)
[4]解读《荆棘鸟》中复杂的宗教思想[J]. 万沛.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5]人性的挣扎 神性的救赎——克洛德与丁梅斯戴尔人物形象比析[J]. 李爽.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6]英美文学中“人性”与“神性”的抗争[J]. 孙静波.  作家. 2008(06)
[7]文学作品中神职人员的形象分析[J]. 王薇婷,王丽.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8]丁梅斯代尔是一个很虚伪的人吗?——《红字》中男主人公形象及其性格形成的宗教根源[J]. 张明玺,吕晓凤.  美与时代. 2007(08)
[9]浅谈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宗教爱情悲剧[J]. 陈光先.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3)
[10]男性的悲剧——事业与爱情的矛盾——评丁梅斯代尔和拉尔夫两位牧师形象[J]. 冯维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硕士论文
[1]宗教情怀与人性意识的纠缠[D]. 袁丽敏.东北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13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113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d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