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米格尔大街》反讽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03 22:14
  《米格尔大街》开启了作家维·苏·奈保尔长达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这是一部包括了十七个互有关联故事的短篇小说集,这些故事就像一个个五彩缤纷的拼图,共同组成了一幅特立尼达殖民地的社会生活画卷。而反讽渗透到了《米格尔大街》从语言、叙事策略到更深层的主题建构的每个层面。在这部作品中,反讽已不仅仅局限在修辞层面,它更是贯穿整部作品的叙事策略。处于《米格尔大街》反讽艺术构建中心的是作品的视点反讽。儿童视角作为一种特殊视角,与成人惯常视角形成了对照关系,从而构成了小说文本极富张力的反讽结构。除此之外,《米格尔大街》的叙事反讽还包括:小说语境所暗示出的“所意”与叙述语言表层的“所言”之间的悖立而形成的言语反讽;叙述语调与被叙述对象本质的不协调而产生的语调反讽;利用人物期待与最后结局的对照或人物思想言行与生活的实际情况的强烈反差而造成的情景反讽。《米格尔大街》反讽叙事策略在美学上达到了曲径通幽的含蓄,由“显意”与“隐意”构成的叙事内在张力产生了超越现有文本的意义,从而拓宽了叙事空间。从思想向度来看,作品的反讽叙事突破了从特立尼达社会内部观察的单一视境,而同时又能以“局外人”的眼光从外部来审视反思后殖民地社... 

【文章来源】:黑龙江大学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反讽叙事的理论界定
    第一节 西方反讽理论的流变
    第二节 小说反讽叙事的基本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米格尔大街》的视点反讽
    第一节 叙述视角与叙述声音
        一、经历事件的儿时叙述视角
        二、成年叙述者的叙述声音
    第二节 视点反讽的形成前提
    第三节 视点反讽的两极对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米格尔大街》其它反讽叙事形态分析
    第一节 小说的言语反讽
        一、叙事中蕴含的言语反讽
        二、标题中蕴含的言语反讽
    第二节 小说的语调反讽
        一、克制陈述式反讽
        二、夸大陈述式反讽
    第三节 小说中的情景反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米格尔大街》反讽叙事的美学评价
    第一节 反讽叙事的含蓄
    第二节 反讽叙事背后的思想向度
    第三节 反讽叙事产生的开放性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反讽概念的界定[J]. 邱丽娟.  当代小说(下半月). 2009(10)
[2]后现代主义、消极自由和负责的反讽[J]. 南帆.  文艺理论研究. 2009(02)
[3]面向虚无主义的反讽[J]. 王俊.  兰州学刊. 2008(10)
[4]从《米格尔街》看奈保尔与契诃夫短篇小说的相似之处[J]. 洪春梅.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02)
[5]被穿透的人性底线——读奈保尔的《花炮制造者》[J]. 李强.  名作欣赏. 2008(07)
[6]反讽暗示的形式与功能[J]. 姚俊.  中国外语. 2008(02)
[7]重审布鲁克斯的“反讽”批评[J]. 李嘉娜.  外国文学评论. 2008(01)
[8]“社会喜剧”中的焦虑与渴望——论V.S.奈保尔早期的小说创作[J]. 方杰.  外国文学评论. 2007(03)
[9]西方反讽诗学在现代中国的译介与影响[J]. 龚敏律.  文学评论. 2007(03)
[10]何为“不可靠叙述”?[J]. 申丹.  外国文学评论. 2006(04)



本文编号:31171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1171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29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