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从分裂到和谐—多丽丝·莱辛《裂缝》中的主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1 07:05
  多丽丝?莱辛作为英国战后最杰出的女性作家之一,她的一生充满着对公平﹑正义、人类和谐的追寻。莱辛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美苏冷战,大量阅读俄国作品,在非洲生活二十五年,这些丰富且独特的生活经历使她的创作具有特殊的含义。笔者发现在莱辛众多的作品中,有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就是和谐共生思想。本文以莱辛的和谐思想为主线,分析了《裂缝》中“裂缝”(女性)与“怪物”(男性)﹑人类与自然﹑裂缝人内部由开始的双性同体﹑亲密关系﹑安静祥和的生活到斗争﹑掠夺与反抗、矛盾最后演化到人类的觉醒﹑相互理解与合作这样一个历史过程。人类意识到只有互相帮助、和睦相处、并且尊重地球上的其他物种,才能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面对分裂的文明与世界,莱辛期待通过寓言构建一种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双性同体的生态理想,目的就是想从根本上消除地球上各种关系体之间的不平等状况,并努力实现一种众生平等、万物一体的平等主义理想。在叙事形式上,莱辛运用了后现代主义的分裂与复式多层结构;在文体风格上,运用了后现代的拼贴和戏访的手法;在情节上,运用了后现代不确定性形式。莱辛恰当地运用这种后现代手法,表现了一个多层分裂的现实世界。但小说最后合为一个完整的整... 

【文章来源】:湖南科技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Ⅰ Doris Lessing’s Thoughts on Harmonious Coexistence
    1.1 Genesis of Lessing’s Thoughts
    1.2 Lessing’s Thoughts of Harmony
Ⅱ Cloven World in The Cleft
    2.1 The War between Clefts and Monsters
    2.2 Clefts and Monsters’Collision with Nature
    2.3 Internal Conflict among Clefts
Ⅲ Pursuing a Harmonious World in The Cleft
    3.1 Equality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Clefts and Monsters
    3.2 Clefts and the Monsters’ Affinity with Nature
Conclusion
Works Cited
Appendix A
Appendix B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裂缝》的象征意义与莱辛的女性主义意识[J]. 田祥斌,张颂.  外国文学研究. 2010(01)
[2]《裂缝》中的后现代特征和预言成分[J]. 向云富,田祥斌.  世界文学评论. 2008(02)
[3]现实主义内容与后现代主义形式的有机结合——论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创作风格[J]. 印玲.  甘肃社会科学. 2008(05)
[4]莱辛作品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J]. 薛晓颖.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03)
[5]从《金色笔记》看莱辛的女性政治意识与叙事策略[J]. 鄢然.  当代文坛. 2008(05)
[6]多丽斯·莱辛小说中的女性意识[J]. 孙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7]多丽丝·莱辛的获奖及其启示[J]. 王宁.  外国文学研究. 2008(02)
[8]女性眼中分裂的世界[J]. 张云.  大科技(百科探索). 2007(12)
[9]令人窒息的精神荒原——浅析多丽丝·莱辛的处女作《青草在歌唱》中的人物心理刻画[J]. 傅丽.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7(11)
[10]文学老祖母,一辈子在颠覆[J]. 苏向晖.  环球人物. 2007(21)



本文编号:3469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3469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81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