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新马华文女性文学
发布时间:2025-05-07 21:30
新马华文女性文学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崛起并不是偶然现象,新马国内和平稳定的环境、高速发展的经济以及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的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等因素为新马华文女性文学的崛起提供了条件。新马华文女性文学热衷于书写中国传统文化中美好的一面,表现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情感认同,同时又在文本中极力构建一种对其所在国表现高度身份认同的本土性。这种书写与早期旅台女性作家到新生代女性作家“想象中国”的叙事转变相一致,其发展轨迹为:从早期充满中国意象的书写转变为“中国性”逐渐被消解,在重新“想象中国”的过程中建构起新的族群意识与身份认同。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女性形象与女性命运书写同样发生了转变,可以从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家商晚筠与黎紫书的创作中看出这种转变。此外,新马华文女性作家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自身职业以及性别身份的影响,她们的作品中同时表现出女性意识、民族意识和奴性意识这三种矛盾书写。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新马华文女性文学的崛起
第二章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华文女性文学的构成及其写作特征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华文女性作家构成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华文女性文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书写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华文女性文学中的本土性构建
第四节 矛盾的书写:女性意识、民族意识与奴性意识
第三章 旅台文学与马华新生代作家群中的女性创作
第一节 从早期旅台女性作家到新生代女性作家"想象中国"的叙事转变
第二节 两种不同的女性命运书写:商晚筠与黎紫书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4043823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新马华文女性文学的崛起
第二章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华文女性文学的构成及其写作特征
第一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华文女性作家构成
第二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华文女性文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书写
第三节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马华文女性文学中的本土性构建
第四节 矛盾的书写:女性意识、民族意识与奴性意识
第三章 旅台文学与马华新生代作家群中的女性创作
第一节 从早期旅台女性作家到新生代女性作家"想象中国"的叙事转变
第二节 两种不同的女性命运书写:商晚筠与黎紫书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4043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043823.html
上一篇:日本无赖派作家的批评话语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