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英美文学论文 >

浅析中西女性文化的异同——《红楼梦》中薛宝钗与《飘》中梅兰妮形象对比

发布时间:2017-06-06 06:00

  本文关键词:浅析中西女性文化的异同——《红楼梦》中薛宝钗与《飘》中梅兰妮形象对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采用比较文学的视角,通过对《红楼梦》中薛宝钗与《飘》中梅兰妮的女性形象进行对比,揭示中西在研究女性文化时所体现的异同。
【作者单位】: 云南工商学院外语系;
【关键词】薛宝钗 梅兰妮 女性文化
【分类号】:I106.4-03
【正文快照】: 《红楼梦》中塑造的女主角薛宝钗,是中国封建社会完美的淑女形象;《飘》中塑造的女主角梅兰妮,堪称西方贵族社会的淑女。两位女性有着相似的社会背景:前者处于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期,而后者处于美国的南北战争时期。“乱世”中两人有着相似的出身、学识和性格特征,但她们在外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春燕;;薛宝钗与玫兰的形象比较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2 黄林涛;莫如愚;;《红楼梦》中薛宝钗与《飘》中梅拉妮形象对比[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芳芳;;“随风而逝”三十年——《飘》的三个封面解读[J];编辑学刊;2009年03期

2 陆颖;;中国现代翻译文学版本研究刍议——兼谈翻译家傅东华研究中若干版本问题[J];图书与情报;2011年03期

3 万丽;;从《飘》中解读女性主义[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4 陈劲帆;赵玉闪;董梅;;浅谈性别与女性主义翻译[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4期

5 李立;;顺性而行,逆世而为的传统颠覆者——浅议《飘》之郝思嘉形象[J];电影评介;2009年19期

6 黄德俊;;风中的舞者——浅析斯佳丽的性格特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年07期

7 高楠;;解读《飘》中的女性主义[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02期

8 曹双萍;;《荆棘鸟》和《飘》的相似性研究[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9 陶淑琴;;女作家身心分裂的抒写——论郝思嘉和媚兰的形象意义[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郑际根;;女人和男人的战争——论《飘》的女性意识[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江慧慧;;《简爱》和《飘》女主人公独立精神比较[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2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刘荧;;诞生于浓雾之梦的女性形象——郝思嘉[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3年年会暨海峡两岸翻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玲;《大地》三部曲的跨文化解读[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双凤;小说Gone With the Wind《飘》中的人物服饰解析[D];东华大学;2009年

3 邱姣;态度系统视角下《飘》的原/译文对比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吴艳红;小说Gone with the Wind中译本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5 刘娜;从改写理论解读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穆慧琳;文化因素与文学翻译的策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7 王华;《飘》译本的性别差异问题:李美华译本与贾文浩等译本的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计颖;在跨文化的意义下看归化与异化策略在文学翻译中的运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伊育斌;声音的显现[D];南昌大学;2008年

10 郝红英;文学翻译中文化差异的处理[D];河北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青松;论薛宝钗的道德人格——从宝钗看传统伦理对女性的要求[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顺娥;浅谈现代人心目中的完美女性——薛宝钗[J];邵阳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2 蔡爱芳;薛宝钗性格的双重特征——从“冷香丸”看薛宝钗[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张文珍;论薛宝钗的“俗”[J];红楼梦学刊;2003年03期

4 杜奋嘉;“冷美人”薛宝钗论析[J];南都学坛;2003年01期

5 许卫全,宋芹;也谈薛宝钗的性格[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6 田慧霞;山中高士晶莹雪——评薛宝钗形象[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陈进兴;薛宝钗形象的现代解读[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8 马秀恰;人情练达薛宝钗[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方建敏;薛宝钗人际交往研究[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王莉;薛宝钗人际关系特色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中明;;化丑为美——论薛宝钗形象的塑造[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2 朱艳;;薛宝钗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对大学生的启示[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祝秉权;梅玫;;从“互看通灵金锁”看薛家母女的为人术——《红楼梦》第八回探味[A];红楼梦人物论——一九八五年全国红学会学术讨论会论文选[C];198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光斗;薛宝钗升职记[N];华夏时报;2010年

2 孙先锋;王熙凤VS薛宝钗 集权与人情式管理互应[N];中国联合商报;2013年

3 李光斗;“金陵三钗”难挽贾府大厦将倾[N];华夏时报;2010年

4 赵斌;期待经典的“新生”[N];发展导报;2013年

5 惠迎冬;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N];伊犁日报(汉);2005年

6 西洲;小说的事,,世上的事[N];文汇报;2013年

7 名泽 田静;职场红楼:办公室脸谱化生存[N];就业时报;2007年

8 陈龙;看红楼梦与现代管理[N];中国现代企业报;2007年

9 云南大学 龙海云;紫姬与薛宝钗的悲剧命运之比较[N];云南经济日报;2009年

10 李希凡;《红楼梦》的杰出贡献[N];文艺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宁;从女权主义视角比较研究关德琳与薛宝钗[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爽;从薛宝钗形象看《红楼梦》文本的“潜在张力”[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3 郭慧萍;《红楼梦》礼仪研究[D];安庆师范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浅析中西女性文化的异同——《红楼梦》中薛宝钗与《飘》中梅兰妮形象对比,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254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ngmeiwenxuelunwen/4254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17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